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第一卷,引论 新约的历史逻辑.Volume on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36645
  • 作      者:
    查常平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前言:从历史逻辑到世界图景逻辑
内容提要
《圣经》引文说明  《圣经》书卷略语对照
导论
第一节 历史逻辑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 汉语学界的《圣经》研究
第三节 德语学界研究《新约》的双重路径
一、史实质疑路线
二、救恩历史路线
第四节 《新约》的历史逻辑的研究方法
一、核心词汇的词源学考察
二、蒂里希的神学相关法的启发

第一章 历史逻辑的定义及其一般结构
第一节 历史的涵义
一、事件:发生学意义上的历史
二、人言:文献学意义上的历史
三、事实:历史学意义上的历史
第二节 逻辑的涵义
一、神言:逻辑在希伯来传统中的涵义
二、人言:逻辑在希腊传统中的涵义
三、方法:逻辑在逻辑学传统中的涵义
第三节 历史与逻辑相关联形成的一般结构
一、历史与逻辑关联的可能性
二、历史文本的构成要素
1.从历史与逻辑的关系方面审视
2.从书写者与研究者方面审视
三、历史文本的构成要素之一:语言观
四、历史文本的构成要素之二:时间观
五、历史文本的构成要素之三:正义观
1.对正义的伦理学的理解(道德的正义)
2.对正义的政治学的理解(权力的正义)
3.对正义的经济学的理解(权利的正义)
4.对正义的法学的理解(法权的正义)
六、历史文本的构成要素之四:信仰观

第二章 《新约》的历史逻辑的根源
第一节 外在的文化史根源
一、犹太人的希腊化
二、犹太思想的希腊化
第二节 内在的思想史根源
……
第三章 《新约》的历史逻辑(上)
第四章 《新约》的历史逻辑(中)
第五章 《新约》的历史逻辑(下)
第六章 汉语神学语境中的圣经神学
2004年后记
2009年后记
2011年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1 从历史逻辑看汉语学界圣经(新约)研究三十年(1976-2006)
附录2 Studying the New Testament in the Chinese Academic World:A Survey 1976-2006

内容摘要

    《新约的世界图景逻辑(第1卷)引论:新约的历史逻辑》是一部在事实历史学意义上的救赎史,是建立在以上帝与人的关系为价值中心的、和从此展开的人与人的关系的历史。至于上帝与人的关系,这属于人的信仰问题;至于人与人应当具有的某种关系,属于人的正义问题。基督教和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差别在于:它把人与人的正义关系建立在人与耶稣基督的上帝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没有后者就不可能有前者。唯有耶稣基督充当人与上帝的中保,否则,就不可能确立人与人之间在伦理、政治、经济、法律几个方面的正义关系。在内容上,《新约》和历史逻辑的问题视域相关联,这就是人人关系的正义问题和人神关系的信仰问题。它们构成《新约》作为历史文本的固有特性--正义观与信仰观。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