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僧祐、宝唱和慧皎:佛教史学家
在梁武帝时代,僧祜等佛教历史学家为后世留下了庞大的佛教文献,对佛教学术而言,功不可没。
僧祐(445-518),十四岁出家,俗姓俞,祖籍彭城下邳(今睢宁西北),时居建业(今江苏南京)。历齐、梁两代,弘传《十诵律》,一生著述,多为文史传记类,大多数已遗失,在《开元释教录》卷六记载的三部--《释迦谱》、《出三藏记集》和《弘明集》现存。在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是《出三藏记集》和《弘明集》二书。前者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古老的综合性的经录和文献汇集,学术界称之为《祐录》,第一卷为自序;第二至五卷为《经录》,收入自汉迄梁之经、律、论,共两千余部,四千余卷,伪经目录四十余部,五十余卷;第六至十二卷为总经序,收入经序一百一十篇;第十三至十五卷为僧传,收录高僧三十二人。至于《弘明集》,则是一部佛教历史文献汇编,始于《牟子理惑论》,终于释宝林的《破魔露布文》,前后收入各种佛教论文、书札一百余篇,历史价值极高。
宝唱,生卒年不详,俗姓岑,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是僧祐的弟子,博学能文,名冠当世,著作颇丰,《众经忏悔罪方法》三卷、《法集》一百四十卷、《续法轮论》七十余卷、《出要律仪》二十卷等已佚失;现存于世者有《经律异相》五十卷、《比丘尼传》四卷、《名僧传抄》一卷、《翻梵语》十卷等。其中《经律异相》五十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教类书,收录诸经律中有关天、地、佛、菩萨、声闻、国王、王夫人等二十一类异相。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