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班主任没有抓住这一游戏传递出来的信号:男、女生有交往的需要且在自发创造交往形式。教师需要引导更好的形式促进男、女生的正常交往。
女生在“连环反击游戏”中体现着“自我概念”,观察并意识到同伴群体的交往方式,她们的“自我概念”与同伴交往联系密切,发展取向受同伴交往影响。四、六至十二年级:“绯闻游戏”在性别认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从“绯闻游戏”的发展过程来看,其兴起、发展和减弱与女生性别认同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对应性。
六年级:“绯闻游戏”初显-女性性别角色内化的开始-想象异性交往敏感。
七、八、九年级:“绯闻游戏”发展-女性角色内化-异性交往敏感。
十、十一、十二年级:“绯闻游戏”减弱一双性化发展为主-同性交往互动强。
“绯闻游戏”作为同伴交往的一种方式,它既包括了异性交往,也涵盖了同性交往,她是女生群体和男生群体互动的体现。女生个体在该游戏中获得了丰富的内心体验和心理感受。
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绯闻游戏”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1.“绯闻游戏”是个体意义建构的创造性表现
六至十二年级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反映出“绯闻游戏”的发展轨迹和功能作用。异性交往提供符号资源:当正常异性交往缺乏时,个体根据需要建构符号意义。但并非所有的“绯闻游戏”都源于异性交往的缺乏,不排除个体对真实交往情景的回忆、对观察情景(可能来自影视、书籍、音乐等符号形式)的再现。这些都可以作为个体意义建构而被用于“绯闻游戏”。回忆、再现的过程中,个体可从中获得不同层次和不同内容的符号意义。个体也可能对没有出现却希望出现的情景予以预想。带有前瞻性的预想符号,可能对将来状态下的真实交往进行自我调节。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