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格
人们往往把人格理解成公众形象。公众形象指的是当人们想给别人留下“最佳
印象”时所展示的形象,但心理学对人格定义的范畴要远远大于“公众形象”。人格不但包括体质特征和总体健康状况(尽管人们在一般情况下是快乐和向上
的,但在感觉不舒服时就可能会变得心烦和悲观),还包括认知,或者说是心理能力。(如果一个聪明的人突然得了脑瘤,那么不但会严重影响他的智力水平,而且他的人格也将随着病痛的折磨而遭遇大的改变。)同时,人格还包括世界观,即对生命的看法,它部分地决定了一个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此外,人格也受文化以及包括职业、工作场合、宗教信仰和娱乐活动在内的所有亚文化的影响。
一言以蔽之,人格包含了一个人对自己所知的一切。
除了人们对自己所知的一切之外,人格还包含了对自己不了解的方面,即,人格的潜意识部分。尽管人们不能知觉到人格潜意识部分,但人格类型一生都要受它们的影响。人格的两个核心层面包括自我概念和自尊。
从自我介绍看你的自我概念
在自我概念和自尊表达同一个意思时,它们有时可以互换。不过,尽管这两个词关系密切,但它们的意义也有差异。
“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现实信息的——人们在性别、兄弟姐妹排行、种族、国籍、宗教信仰等方面对自己的认识。在人们小的时候,自我概念包含一些命中注定的事——一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例如,你在小时候可能会说:“我家一共有4个孩子,我是最大的。”再往后,自我概念会扩大到涵盖出生的地方。例如,“我是得州人。”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人的自我概念中包含对得州人的强烈认同。自我概念通常体现在自我介绍上,例如,“我叫桃瑞丝·戴维森,你的邻居,住在你家隔壁,我正在我们这个地区建立一个犯罪监察组织。”自我概念也体现在别人向第三方介绍你时,例如,“这是吉姆·德勒里西奥,他是你小儿子在小联盟棒球队的教练。”
自尊:你有怎样的自我感觉自我概念是你如何认识自己,自尊则是你有怎样的自我感觉。自尊的概念与自我尊重、自我喜爱、自信、自我价值以及自我关注非常类似。有很多关于自尊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的结果都相当一致,即,自尊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好坏。总地来说,自尊关系到这两个方面:第一,你认为他人如何评价你;第二,你认为你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有多大。正向自尊的结果。当人们有正向自尊时,就会在大体上觉得愉快、喜悦和幸福,也能积极面对新情况。人们会为人生发展设定建设性的目标,在实现那些目标时也会为自己感到自豪!人们将会同时接纳自己消极和积极的感受,而不会为此感到窘迫或拒绝接受也不会为那些人人都会遇到的困惑和烦恼而惊慌失措。人们能清楚地意识到,任何人——无论多成功——在快乐和幸福之余,都会经历伤心和绝望。人们将会期待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或是承担新的工作职责,还会以更开放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听取他人的建议和忠告。在面对困境时,也不会在一两次尝试之后就放弃。人们会坚持这样的信念:大多数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如果自己不能,也一定可以找别人商量解决。人们会接受生命的职责并自信地做出抉择。即使抉择带来了消极后果,也不会对自己说“我什么都做不好”,而是说“重头开始工作”。低(或负向)自尊的结果。当人们存在低(或负向)自尊时,就会觉得低落、无助,感觉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不如人。人们将会夸大自己的无能,并认为自己对任何人来说都一文不值。即便别人赞扬你的特殊技能和天分,你也会无视
它们并认为那些“真的什么都不是”。一旦存在低(或负向)自尊,就会在面对新情况时犹豫不前,想着“我做不了”或者“我永远学不会那个”。当觉得自己无法处理一个情况时,就会拒绝别人的帮助,因为人们不愿意被别人知道自己有多无能。事实上,人们为了掩饰自卑,可能会表现得强硬。如果有人提出友善的建议或建设性的批评,人们还可能会变得非常自我防御(伤心、烦躁或愤怒)。
自尊极低的人倾向于把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归罪于他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控制
自己不可抗拒的无能感和失败感。
……
展开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孙健敏
一本好书就像一剂良药,可以治愈社会转型时期我们的各种心理疾患,相信这本书能让你对自己的心理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侯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