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65年,交叉销售的概念就出现在国外银行业,但直到2000年以后.有关交叉销售理论的研究才逐渐增多,并且很多研究都是针对金融领域的。其原因有三方面:第一,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日趋缩小,现有的市场已分割完毕,银行依靠获得新客户的方式来开展经营活动的方式难以持续,因此开始将注意力放在现有客户身上,而交叉销售就是一种向现有客户销售更多其他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营销方?。第二,最近十几年,信息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搜集、储存和发现信息方面都涌现出更多的方法,为交叉销售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银行实施交叉销售要比以前更具可行性和针对性。第三,以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为代表的管制放松也为交叉销售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以跨国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对交叉销售越来越重视,但交叉销售是否仅仅是一个营销问题?跨国银行的交叉销售应当以何种模式来开展?交叉销售所需要的协同效应应该如何实现?交叉销售在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什么问题和冲突?
《跨国银行交叉销售问题研究》在现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交易成本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组织理论、营销理论对跨国银行的交叉销售问题进行了研究。多元化、集团化的跨国银行是《跨国银行交叉销售问题研究》的研究对象。交叉销售产生于制度变迁的背景下,既是制度变迁的产物,又是制度变迁的动力。
《跨国银行交叉销售问题研究》从历史角度出发对跨国银行营销的市场环境、营销观念、营销理论的变迁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将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和数据库营销作为交叉销售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并对跨国银行交叉销售的制度和利益进行了分析。
?经营多元化的背景下,《跨国银行交叉销售问题研究》使用交易成本理论构筑了交叉销售模式选择的模型。通过模型说明以“内部化”模式实施交叉销售是有边界约束的,因为多元化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成本的增加。虽然跨国银行通过多元化可以获取各种资源,但想要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提高交叉销售效率,还需要培养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组织的核心能力,尤其是资源整合的能力是获取协同效应、顺利实施交叉销售的保障。因此,《跨国银行交叉销售问题研究》在研究交叉销售实施过程的同时,还对跨国银行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实施整合营销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交叉销售是一个实践课题。《跨国银行交叉销售问题研究》通过对跨国银行的案例分析来观察交叉销售的现实发展,发现跨国银行以交叉销售为目的的集团多元化和内部化是伴随资源获取和核心竞争力变化的动态调整的过程。交叉销售的战略部署和策略选择取决于银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产品多元化是交叉销售的前提,但多元化并不意味着银行的规模化。一些中型银行的交叉销售业绩甚至超过大型银行,说明“业务做精”比“业务做大”更能吸引客户。
交叉销售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和冲突。解决好这些问题和冲突才能保证交叉销售的有效实施。?现实中,银行更多地强调了保证交叉销售的硬件建设,如信息建设、渠道建设、产品多元化等,而忽视了软环境的培养。实际上,交叉销售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技术只能给予外围的支持,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人与人的沟通协调、企业文化的培养、有效的激励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