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1929年大萧条带来的失业 在大萧条爆发中的1930年4月,美国的胡佛总统下令,挨家挨户地调查失业的情况,这就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美国失业人口普查。这次普查总共报告失业的可雇佣人员有300万稍多一点,相比之下,有4500万人被有报酬地雇佣。形势变得很快,在1931年1月,美国商务部根据取样所做的一项专门普查则显示有600万人失业。而在1931年结束之时,几乎所有评估者都同意:失业人数已突破千万大关,这一年又有近五百万人失业,美国在 1933年可统计失业率竟然高达24.9%。
就个人而言,失业的后果是人们不仅失去了收入来源,而且基本的劳动权和生存权更加得不到保障。迷惘困惑,犹豫迟疑,冷淡漠然,自信尽失,是长期失业者最常见的标志。一位失业男人不再操心人们怎么看他。
头发蓬乱,胡子拉碴,焉头耷脑,走路拖沓,这些是内在溃败的外在征兆,这种征兆更常常被营养不良所恶化。1933年,在美国对失业工程师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4个人当中有3个人的士气显得比有工作的平凡百姓更低落;同时还有一些可怕的后果:当他重新工作时,会有“肌肉无力、协调失衡、缺乏毅力”的现象。人们说这些内心认为自己没有价值的人就像一家停工歇业的工厂,设备生锈带来了生产能力的损害。
由于整个西方社会的失业率增加,也会给整个国家社会带来严峻的问题。高失业率常常与吸毒、高离婚率联系在一起,失业者的基本工作权和生存权受到威胁,往往会引起社会动荡。
马克思和萨依解决失业问题的理论 实际上,著名的马克思认为失业的原因在于要素不匹配。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基本的和必备的要素,从要素的自身特征来讲,不管是劳动者还是生产资料,都不仅仅是一个数量概念,而是包含数量、质量和结构三方面内容的丰富总体。所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就不仅是数量的配置,而是要求在质量和结构上均能够实现相应的配置,,否则就会出现要素不匹配,不能实现真正的或有效的结合。马克思认为失业就是劳动者未能与生产资料结合。人们说马克思是当今结构性失业理论的先导,而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J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当今一些专家们认为由于人们素质的提高需要时间,所以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
在20世纪30年代前的100多年时间里,靠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的交换经济学就业理论主宰着西方,理论家们把充分就业和资源的充分利用看成是一种常态,把失业视为暂时现象。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工资可以随劳动力供求变化而自由涨落,那么通过市场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会被用于生产,实现充分就业。即只要工人愿意按现行工资水平受雇于雇主,就会有工作可做。这一就业的 “市场供求决定论”主要源于萨依的“供给会自己创造需求”的定律。
但伴随着1929年的大萧条,实践证明萨依定律彻底破产。
仿佛没有解决失业问题的灵丹妙药 无论在两百年前,还是在当今社会,都充斥着很多解决失业的办法和理论。
1.压缩技术减少失业论。这种理论认为是技术的进步带来失业,所以要通过减少技术的进步以及使用来减少失业。
2.减少人口论。认为减少人口就可以减少更多的就业竞争者,这种理论成为一些国家采取减少人口发展政策的主要依据。
3.扩大企业数量论的解决思路。这种思考认为通过企业数量的增加就可以带来就业。
4.通过服务业来进一步带动就业。
5.针对马克思提出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匹配的所谓结构性失业理论,人们采取了重新培训、职业介绍、允许并鼓励劳动力的流动等手段来解决失业问题。
6.通过扩大需求来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路。
尽管对失业问题的诊断五花八门,并且很多声称都是站在国民经济整体角度考虑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感觉上都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应急措施。失业问题一直在实施市场经济的国家里面长期存在,我们至今也没有看到有能够彻底解决失业问题的灵丹妙药。但是,在这些理论中最著名、最受外界追捧的就是通过扩大需求来解决失业问题的理论,这个理论的始作俑者就是凯恩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