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报告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23548
  • 作      者:
    李扬主编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2010年起设立“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以雄厚的科研和人才资源为基础,广泛的对外学术交流网络为依托,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围绕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动,展开高层次、高水平的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和系列专题研讨会。研讨会主题覆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主要学科领域,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学、社会学、国际问题、法学、哲学、史学、文学等。论坛突出战略性、前瞻性、时代性、科学性的特点,嘉宾主要来自中外知名学者、智库和国际组织的专家、中外政界及经济界高层人士。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旨在成为中外社科人文交流的高层平台,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中国学术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的和谐发展、世界的和谐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
内容介绍
    2010年11月11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发展与和谐--应对后危机时期的挑战。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就经邦济世、多极化的世界、历史的沉思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四大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本书精选了“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会”的主题发言,并收录了与会嘉宾的相关专题研究文章,可以作为研究人员以及政府机构决策者的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五困境的根源何在
    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非理性失衡”的困境,根源何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似乎是直接原因。从需求方看,只有刚性需求需要保障;改善性需求可以不在保障之列,而且可以释放出部分供给;“拔高性”需求和“梯次极化”需求并不需要鼓励;投资性需求偏离了消费本源,应在打压之列。为什么刚性需求被挤出市场?
    从需求方面看,首先,收入差距不断加大,使得刚性需求群体处于社会较为弱势的地位,其购买能力下滑,相对于其他需求群体,如改善性、“拔高性”、“梯次极化”需求消费者,参与房地产市场竞争处于劣势。二是社会资源垄断的环境。优质社会服务资源的集中化,使得房地产的消费性需求集中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而且这些城市的需求又进一步集中于社会资源相对充裕的特殊区位。试想,如果具有同质的社会服务、就业机会和便捷交通,地区间和区位间的房地产价格也就不会如此悬殊。三是市场需求的扭曲。投资性需求打压驱赶消费性需求,“梯次极化性”需求打压驱赶“拔高性”需求,继而改善性需求,使得刚性需求被逐出市场。
    供给方面的原因主要源于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到房地产交易利益导向的-强势行政和管治规范的缺失。
    六房市调控
    消费型房地产市场关乎民生,具有市场和公益双重属性,客观上要求政府有所为,进行宏观调控。
    首先,需要明确其重要性,即为何要调控。人口数量众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其刚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必然影响社会和谐和稳定。房地产泡沫的催生和破灭,必将危及经济的稳定运行,继而也波及社会安定。有限房地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不利于节能减排和资源保护,有悖于践行科学发展观。
    第二,调控是可为的。强势的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可以足够大。由于房地产的社会属性,政府不进行保护弱势群体的干预,则是政府的失职。长期以来政府之所以难以有效调控,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旦政府的调控站到社会利益的出发点,断然采取措施必将实现调控效果。
    ……
展开
目录
主旨演讲
后危机时期的货币政策及其挑战
探索可靠的国际价值储存工具
Rebalancing the world economy:a common challenge
城镇化的推进与金融改革之间的关系
第一篇  经邦济世
后危机时代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居民消费型房地产市场管治的基本问题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粮食生产与食品保障
圆桌论坛:中国经济的未来展望
如何看待现在的房地产市场?
中国政府会如何对待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政策是否需要调整
启动什么样的消费?

第二篇  多极化的世界
中国的周边关系
论1989~1991年以来西方国际地位的相对下降
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及201 1年世界经济展望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第三篇  历史的沉思
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的结合是重大的时代课题
考古学和当代社会的发展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主权
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发展道路

第四篇  构建和谐社会
破解收入分配难题
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民族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与当代劳动关系
寿险公司投资养老社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