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36974
  • 作      者:
    刘红彬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三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畅销推荐
编辑推荐
    这就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它可以让商家学得更精明,让消费者变得更理智。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经济学充斥的社会中,我们无时无刻都要和经济学打交道,都要和经济学捉迷藏、比智慧。
    《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主要从生活中的消费陷阱、经济学智慧和经济学揭秘三大方面来介绍经济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相信你在看完本书以后,对生活中很多原本令人费解的经济现象就会豁然开朗,同时也能收获很多经济学智慧,在以后的生活中变得更理智、更精明。
展开
作者简介
    刘红彬,男,汉族,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展开
内容介绍
    经济规律就像一把无形的手,它总是在默默地指挥着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变化,我们可以不是什么经济学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懂点经济学,否则我们就可能会被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所混淆视听,难以发现隐藏在经济现象下的经济原理和真实情况。
    《生活中要懂点经济学》主要从生活中的消费陷阱、经济学智慧和经济学揭秘三大方面来介绍经济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站在大马路边上发这个优惠卡那个优惠卡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各种各样的连锁店的工作人员。
    表面上看来,商家这么做是为了让某部分消费者得到优惠,但从实质上来看,商家发放优惠卡的目标不仅仅是宣传自己的产品,还是为了给自己主动向消费者迈出一大步寻找一个合理和更易接受的理由,从而引诱某些潜在消费者成为自己的目标消费者。也就是说,优惠卡很有可能就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不仅如此,仔细说起来,优惠卡并不仅限于引诱这么简单,它甚至还涉及了“价格歧视”的问题。由下面这个例子就可看出。
    王大爷刚过完他60岁生日,这天,他带着孙女去看电影。到电影院购票的时候,他很高兴地发现他因为已经步入了老年人的行列而可以得到属于老年人福利的50%电影票折扣。他的高兴劲儿还没过,就很惊讶地发现,在他购买爆米花的时候却必须付全价。这个事例其实就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价格歧视。
    与上面的折扣相似,就是连诸如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也会经常发行一些商品优惠券。在肯德基或者是麦当劳,凭这类发放的优惠券在购买产品时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比如,正常价格下买一个汉堡包需付10元,但如果拿着优惠券却可以以8元的价格购买到同样的汉堡包。
    这里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厂商为什么不直接降低产品的价格而是采取发行优惠券的形式来销售自己的商品呢?答案很简单:发行优惠券实质上也是一种价格歧视的手段。经过研究表明,大约只有20%~30%的消费者会有心去保留那些优惠券并在购物的时候使用它们。商家采用优惠券后,潜意识中就将消费者分为两类:使用优惠券购物的消费者和不使用优惠券购物的消费者。
    当然了,发放优惠券向来是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这些洋快餐一直使用的营销模式。为什么他们会乐此不疲,而消费者也乐于接受呢?我们拿麦当劳来分析一下这种现象。一种很容易被人想到的解释是,通过价格优惠会吸引来更多的顾客、提高销售量从而增加企业利润。但如果目的仅仅是这么简单,那为什么不直接降价呢?降价不是来的更快更明显吗?很显然,这样解释优惠券的作用是不完全正确的。事实上,优惠券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价格歧视的代言人,商家通过优惠券将不同的客户身上标上不同的记号,从而区分对待。
    那么什么叫价格歧视呢?所谓的价格歧视是指在有些情况下,厂商会对同一种产品向不同的目标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一般来讲,价格歧视一共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也就是消费者的最低承受底线。这级别的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因为如果厂商非常了解消费者对每一单位产品愿意并能够支付的最高价格,那他就可以按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对每一单位产品逐个制定价格。厂家这么做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最大限度地从消费者身上榨取利润。
    第二级价格歧视不如第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重,它是指厂商按照不同的消费数量段实施不同的价格。例如:当某个消费者已经购买了3斤烟台苹果,每斤的价格为5元。如果这个消费者想要继续购买,那么厂家就有可能这么设定:3斤以后每斤的价格就由原来的5元下降到4元。也就是说在这一级别上,卖家针对的是购买力不同的消费者设置了不同的价格歧视。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生活中的经济学陷阱
第1章 商店中的消费陷阱
促销的背后是温柔的一刀
打折只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梦
嘴甜的很可能就是“大忽悠”
优惠卡就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从会员卡得到实惠的不一定是顾客
免费的美容其实很昂贵
白送的不只是温柔还有欺骗
“返券”可能只是一个“陷”局
跳楼价究竟是在让谁去跳楼
第2章 商家爱玩的小戏法
捆绑销售:1+1>2
买得起,不一定修得起
白送的“果子”不好吃
我们应该怎么去砍价
平价药店不能说的秘密
别掉进卖家为你设计的“美梦”里
第3章 银行里的潜规则
信用卡“套”你没商量
“我”的地盘听我的
美国人为什么总爱用支票
预期收益只是镜花水月
银行和政府的“亲密接触”
小心存了钱还要“被收费”
人民币升值能给人们带来什么
第二编 懂点经济学变得更精明
第1章 用最少的钱换取最大的价值
朋友吃饭AA制并非最实惠的选择
8分钱你也可以买到机票
买我所需,卖我所有
让钱流动起来。创造更大价值
不为失去的奶酪哭泣——沉没成本
世界第八大奇迹就在你身边
学会“比较”才能获得“优势”
第2章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巧用平均成本赚大钱
“卡奴”翻身做“卡神”
收支平衡很重要
开源节流巧生财
买点保险给未来系好安全带
为钞票披上“黄金甲”——投资黄金
投资要谨慎。消费要理性
第3章 靠经济学赚钱的商家们
沃尔玛天天平价的成功密码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想要“跑得快”不妨搭乘“顺风车”
裁员裁掉的不是利益而是负担
加长自己的“短板”
谁能把鸡蛋立起来
房地产商为什么会带客户看两种房
第4章 投资不聪明就是瞎折腾
投资“人力资本”才能一本万利
我们是否应该上大学
留学还是留下
买房,还是买车
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
第三篇 生活中的经济学探秘
第1章 让人费解的销售现象
钻石为什么总是比水贵
为什么有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有些超市为什么24小时不关门
是什么催生了“托儿”们的出现
为什么商品越涨价买的人越多
我们为何要交漫游费
粮食的价格为什么比较稳定
第2章 身边的经济学原理
别让习惯“害”了你——棘轮效应
明星与乞丐服——示范效应
企业的规模做多大利益最高
高收入的人为何需要多交税
更应该关心自己还是别人1
人们为什么习惯安于现状——内卷化效应
是谁拉大了贫富差距——马太效应
第3章 谁在引导着经济的发展1
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商品的价格高低由谁决定
收入差距为什么不容忽视
最隐蔽的税收——通货膨胀税
“偷税”为何也可以不违法
人口过多是优势,还是包袱
热钱流入给国民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消费者与商家都能得到实惠——市场经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