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知阶段:是学生感知新教材,形成表象、观念的阶段。一般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和学习知识是从对教材的感知开始的。感知具有多样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形式:①直接感知,就是让学生直接接触所要学习的对象,如观察、实验、实习、参观、调查、访问以及让学生亲自参加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等。②间接感知,主要是靠教师的讲解,即教师通过形象化语言和各种形象化直观教具等使学生获得对学习对象的认识。总之,学生对新教材的感知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初级阶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
(2)理解阶段:是学生理解新教材、形成科学概念和理论的阶段。就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来说,学生只有理解教材、形成科学的概念,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科学知识和理论。因此理解阶段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学生理解新教材、形成科学概念是一个复杂的抽象思维过程。教师应该在学生占有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加工形成科学概念,而不是使学生机械地识记定义。
(3)巩固阶段: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阶段。这个阶段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主要是间接经验、书本知识。这些知识没有经过学生自己直接的实践,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受不深,易于忘记。同时,学生在各科教学中是连续不断地接受多方面的、新的科学知识。如果在教学中不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教师无法继续进行教学,学生也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方法多种多样,主要的有作业、练习、复习和阶段考试等。
(4)运用阶段:是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和技巧的阶段。学生只有运用知识,做大量的练习和作业,或者是进行实习、实验和操作,才能实现这一转化,基本的技能技巧也才能得到训练。此阶段又分为最初运用阶段和熟练运用阶段,其中最初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正确性、准确性。熟练运用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速度和效率。教学中要在学生能正确地、准确地运用知识的基础上,大力加强学生熟练运用知识的程度。
教学活动中所经过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如何使学生更有效地感知和理解教材,如何使学生更有效地去巩固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如何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这都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4.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以准确无误的科学知识来武装学生,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和其运动规律,教给学生科学知识;教学的思想性是指教学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因为教学中教师本身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方法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进程,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备正确的教学思想、认真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