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女科医典传承新编:闭经论
0.00     定价 ¥ 1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5227221
  • 出 版 社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敏如(1933-),女,四川成都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成员。成都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曾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一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荣誉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妇科生殖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养生专业委员会终身名誉会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专家审评委员会委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澳门特别行政区卫生局中医药顾问、澳门中国中医药文化研究促进会首席专家、澳门中华中医药学会荣誉会长。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颁发的“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4年被授予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
  刘敏如专攻中医妇科学,提出了“脑-肾-天癸-冲任-胞宫”是调整生殖周期的轴心及“脏腑、经络、气血、胞宫是调节生殖周期的生理基础”的理论。多年来进行妇产科同一病种的中西医对应研究,提出女阴白色病变证(外阴营养不良改变)、经水早断诸证(卵巢早衰)、胞中脂膜壅塞诸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中医病名。她提出的妇科十大证,体现了中医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法则。她以“肾气为根,保阴为本”的中医妇科临床观点,对痛经、崩漏、不孕症、妇科郁症、妇科肿瘤等疑难病的中医机理和临床论治进行研究,且颇具心得。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高等院校妇科教材和专著17部。
展开
内容介绍
  一部系统整理中医女科文献的丛书,涉猎古籍900余种,时间跨度从先秦至近现代,内容涵盖中医女科的医理、中药、方剂、医案、针灸。它将告诉我们中医对女科生理、病理、辨证、治法的认识是怎样一步步演变的。
  首次在中医文献整理方面,应用数据分析技术完成病证、药物、方剂等的多维分析,涉及数据超百万级。不仅具有文献的传承意义,更有临床的实用价值。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闭经病因病机及用药演化史
一、汉唐时期
(一)起源
(二)发展
(三)病因病机
(四)方药
二、宋金元时期
(一)病因病机
(二)方药
三、明清时期
(一)病因病机
(二)方药
四、现代

第二章 闭经历史文献梳理
一、汉唐及以前闭经相关文献记载
(一)《神农本草经》
(二)《金匮要略》
(三)《脉经》
(四)《诸病源候论》
(五)《备急千金要方》
(六)《千金翼方》
(七)《外台秘要》
(八)《经效产宝》
二、宋金元时期闭经相关文献记载
(一)《太平圣惠方》
(二)《圣济总录》
(三)《普济本事方》
(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五)《女科百问》
(六)《妇人大全良方》
(七)《严氏济生方》
(八)《格致余论》
(九)《儒门事亲》
(十)《兰室秘藏》
(十一)《丹溪心法》
三、明清时期闭经相关文献记载
(一)《坤元是保》
(二)《济阴纲目》
(三)《妇人规》
(四)《竹林女科证治》
(五)《女科经纶》
……

参考文献
《刘敏如女科承传医文集选》后记
成都中医药大学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