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帮你防治冠心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13561
  • 作      者:
    林青,邢延国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医帮你防治冠心病》主要介绍了冠心病的基础知识、病理分析、预防办法和中医特色疗法,以及冠心病患者的日常保健、生活禁忌等几个部分。<br>    四季心理疗法<br>    ◆春季心理调适春季里,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调适要适应万物蓬勃的生机,要心情舒畅,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向自己周围施以温暖与爱心。同时要戒暴怒以养性情,减少思虑以善养自己的身心,少说话来保养自己的真气。<br>    ◆夏季心理调适在炎热的夏季里,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心理调适,只有神气充足,人体的功能才能旺盛协调。<br>    ◆秋季心理调适冠心病患者秋季的心理调适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的宁静,收敛神气,为阳气潜藏作好准备。因此身体条件较好的患者,应在注意冷暖的前提下,做短途旅游,使情绪渐趋稳定。<br>    ◆冬季心理调适多活动是消除冬季烦闷的良药,冠心病患者应多做室内活动,坚持锻炼身体,体力条件较好的可学习书法、绘画、学习烹饪、欣赏音乐等。
展开
作者简介
    石有林,1949年出生于河南汤阴。幼年从师于一位老中医,后在郑州中医学院学习。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创办了高血压病防治研究所,中医糖尿病防治研究所。他多年研究周易与中医学,发现了易经与中医相结合的新途径,现任中国菱里周易研究院易医科科长。<br>    1997年参加了在郑州召开的国际周易与中医学术研讨会,会上发表了用《周易八卦理论指导中药临床应用》一文,受到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好评,并获论文奖。<br>    1999年参加了在北京由中美两国组织召开的国际周易与中医学学术研讨会,会上发表《周易纳甲法在医学上的实用价值》,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好评,获得了论文三等奖。<br>    2001年在中国综合实用杂志上发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110例临床观察》,荣获论文荣誉奖。<br>    2003年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发表了《以中药为主,中医外用疗法治疗糖尿病》一文,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赏。<br>    2003年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血压及相关疾病学术研讨会,会上发表了《以中药鬼针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调节血黏稠度的临床效果观察》,获优秀论文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医帮你防治冠心病》主要介绍了冠心病的基础知识、病理分析、预防办法和中医特色疗法,以及冠心病患者的日常保健、生活禁忌等几个部分。全书从中医的角度出发,突出了中医特色,且具有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指导性强等特点,是冠心病患者及研究者的理想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中医帮你认识冠心病<br>    一、中医学里的冠心病<br>    (一)古籍中记载的冠心病<br>    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尸病理解剖检查显示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说明冠心病至少在2 100年前就已在我国存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最早记载了“心痛”这一病名。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典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描述:“邪在心,则病心痛”,“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珍,手足青至节。”至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正式提出了胸痹的表现,“胸痹缓急”,即心痛以时发时缓为其特点,认为其病机以阳微阴弦为主,亦有心气不足者,故设有栝蒌薤白半夏汤、栝蒌薤白白酒汤及人参汤治疗本病。还强调治疗胸痹应以宜痹通阳为主,其所载之方剂,至今在临床上仍有指导意义。<br>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记载有“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此条所述证候特点,类似于现代医学说的“卧位型心绞痛”,而“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以及《灵枢·厥论》篇所说的“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之证候亦与现代医学讲的心肌梗死先兆和心肌梗死相类似。“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所谓“平人”,乃是指平常貌似无病之人,突然发生胸中憋闷、短气,甚至呼吸困难,既无恶寒发热之表证,又不见“阳微阴弦”之虚象,很可能是痰浊,或瘀血,或宿食等有形之实邪,阻碍了心胸气机的升降,故日“实也”,故所述证候特点,类似于不典型的心绞痛。<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中医帮你认识冠心病<br>一、中医学里的冠心病<br>(一)古籍中记载的冠心病<br>(二)中医对胸痹的解读<br>(三)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br>(四)中医对病理变化的略述<br>(五)中医对心绞痛的辨证<br>(六)中医对心肌梗死的辨证<br>(七)中医扬其长避其不足<br>二、中医对冠心病的分类<br>(一)胸痹心痛证<br>1.痰浊内阻型<br>2.瘀血阻络型<br>3.气滞胸中型<br>4.寒凝心脉型<br>5.心气不足型<br>6.心肾阴虚型<br>7.心肾阳虚型<br>(二)真心痛(厥心痛)<br>1.寒凝心脉型<br>2.痰淤交阻型<br>3.炎热扰心型<br>4.气阴两虚型<br>5.心肾阳虚型<br>6.心阳虚脱型<br>(三)心悸<br>1.心脉淤阻证<br>2.痰热上扰证<br>3.水饮凌心证<br>4.心虚胆怯证<br>5.心脾两虚证<br>6.心阴亏虚证<br>7.心肾阳虚证<br>(四)心衰<br>1.阳虚水泛证<br>2.气虚血瘀证<br>3.心肾阳虚证<br>4.气阴两虚证<br>5.心阳虚脱证<br>三、中西医对冠心病发病特征的略述与比较<br>(一)对隐匿性冠心病的发病特征的比较<br>1.中医证候特点<br>2.西医临床表现<br>(二)对心绞痛发病特征的比较<br>1.中医证候特点<br>2.西医临床表现<br>(三)对心肌梗死发病特征的比较<br>1.中医证候特点<br>2.西医临床表现<br>(四)对心律失常发病特征的比较<br>1.中医证候特点<br>2.西医临床表现<br>(五)对心衰发病特征的比较<br>1.中医证候特点<br>2.西医临床表现<br>(六)对缺血性心肌病发病特征的比较<br>四、中医解读心绞痛<br>(一)分类标准<br>1.劳力型心绞痛<br>2.自发型心绞痛<br>……<br>第2章 中医帮你分析冠心病<br>第3章 中医教你懂得生活禁忌<br>第4章 中医帮你治疗冠心病<br>第5章 中医教你自我护理与调适<br>第6章 中医帮你预防冠心病<br>附:测一测你会患心肌梗死吗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