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区公共卫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09373
  • 作      者:
    胡义瑛,刘可夫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社区公共卫生》以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接种、疾病监测、消毒灭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职业卫生与职业病、少儿卫生、环境卫生、食品营养与卫生、精神心理卫生、口腔卫生保健与预防等内容为重点,紧密结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系统论述了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特征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有关知识,内容新颖实用,可操作性强,适合社区医务工作者、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者学习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传染性疾病防治<br>    第一节  概述<br>    一、传染病的概念<br>    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infectious disease)是由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所发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寄生虫病(parasitic diseases)是由蠕虫和原虫等寄生在人体所发生的疾病。二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都能够在人群中引起流行。<br>    二、传染病的特征<br>    (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br>    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但这些基本特征不是孤立地存在,而应综合地加以考虑。<br>    1.病原体 指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br>    2.传染性 传染性是传染病的最主要特征。指病原体可通过某种特定的途径感染宿主。有传染性的时期称为传染期,该期可作为隔离传染源的依据之一。<br>    3.流行病学特征 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br>    (1)流行性: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强度和广度可分为散发、暴发、流行和大流行。<br>    ①散发:指某种传染病在某地区近年来发病率的一般水平,病例以散在的形式发生。<br>    ②暴发:指某一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病例,这些病例大多来自同一传染源或同一传播途径。<br>    ③流行:指某个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常年的发病率水平或为散发发病率的若干倍。<br>    ④大流行:指某病在一定时间内迅速传播,发病率大大超过该地区一般的流行强度,波及范围相当广泛。<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传染性疾病防治<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霍乱<br>第三节  鼠疫<br>第四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br>第五节  艾滋病<br>第六节  病毒性肝炎<br>第七节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br>第八节  麻疹<br>第九节  流行性出血热<br>第十节  狂犬病<br>第十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br>第十二节  细菌性痢疾<br>第十三节  结核病<br>第十四节  伤寒<br>第十五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br>第十六节  百日咳<br>第十七节  新生儿破伤风<br>第十八节  布氏菌病<br>第十九节  淋病<br>第二十节  梅毒<br>第二十一节  猩红热<br>第二十二节  疟疾<br>第二十三节  流行性感冒<br>第2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br>第3章 预防接种<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疫苗及其免疫程序<br>第三节  预防接种的实施、管理与监测<br>第四节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br>第4章 疾病监测<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监测系统<br>第三节  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br>第5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与管理<br>第三节  传染性疾病<br>第四节  食源性疾病<br>第五节  职业中毒<br>第六节  放射突发事件<br>第七节  自然灾害<br>第八节  洪涝灾害<br>第九节  地震灾害<br>第十节  干旱灾害<br>第十一节  个人防护<br>第6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健康传播<br>第三节  健康行为<br>第四节  健康测量<br>第五节  城乡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br>第六节  人生三阶段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br>第7章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br>第三节  常见毒物中毒<br>第四节  粉尘与职业性肺尘埃沉着病(尘肺)<br>第五节  物理因素与职业危害<br>第六节  女工职业卫生<br>第七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br>第八节  职业病的诊断报告、鉴定<br>第8章 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br>第一节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br>第二节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br>第三节  青春期发育<br>第四节  青春期生长突增<br>第五节  青春期内分泌<br>第六节  青春期性发育<br>第七节  性早熟<br>第八节  性发育迟缓<br>第9章 青春期卫生保健<br>第一节  青春期常见的生理卫生问题<br>第二节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br>第三节  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障碍<br>第四节  青春期心理咨询<br>第10章 生长发育调查与评价<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生长发育调查的内容<br>第三节  生长发育调查设计<br>第四节  生长发育评价<br>第11章 儿童青少年营养<br>第一节  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br>第二节  儿童少年营养需求特点<br>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br>第12章 儿童意外伤害<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车祸<br>第三节  自杀<br>第四节  中毒<br>第五节  溺水和触电<br>第13章 儿童青少年常见病控制<br>第一节  近视眼<br>第二节  龋病<br>第三节  肠道蠕虫感染<br>第四节  缺铁性贫血<br>第五节  脊柱弯曲异常<br>第14章 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br>第一节  高脂血症<br>第二节  高血压<br>第三节  单纯性肥胖<br>第15章 环境卫生<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大气卫生<br>第三节  水体卫生<br>第四节  饮用水卫生<br>第五节  住宅和公共场所卫生<br>第六节  土壤卫生<br>第16章 消毒<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消毒的管理<br>第三节  消毒灭菌基本程序<br>第四节  常用消毒方法<br>第五节  消毒监测与效果评价<br>第六节  消毒工作中的个人防护<br>第17章 精神疾病与心理卫生<br>第一节  常见精神疾病<br>第二节  常见心理障碍<br>第三节  危机干预<br>第18章 口腔卫生保健与预防<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龋病及其预防<br>第三节  牙周病及其预防<br>第四节  刷牙”<br>第五节  口腔癌及其预防<br>第六节  特定人群的口腔保健<br>第19章 营养与食品卫生<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特殊人群的膳食与营养<br>第三节  疾病与合理膳食<br>第四节  食品污染及预防<br>第五节  各类食品的卫生<br>第六节  社区常见食物中毒及处理原则<br>第七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及预防<br>第八节  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性食物中毒<br>第九节  动植物性食物中毒<br>第十节  化学性食物中毒<br>第十一节  特殊食品知识<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