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数学模型是一种进行综合平衡的经济数学模型,它分析研究的是经济系统各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数量依存关系。这种分析研究利用的数学方法是矩阵运算与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它是线性代数在经济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投入产出模型既可应用于微观经济系统,又可应用于宏观经济系统的综合平衡分析。目前,这种分析方法已在全世界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和应用。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把投入产出数学模型应用于各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平衡分析。本章主要介绍投入产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5.1 投入产出数学模型的基本结构
5.1.1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一个经济系统是由许多不同的经济部门所组成的。每一个部门都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生产部门,将自己的产品分配给包括自身在内的各部门作为生产原材料及满足社会非生产性消费需求并提供积累和出口物资等;另一方面作为消耗部门,每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也要消耗包括本身在内的各部门的产品。作为消耗部门,就涉及“投人”,投入一般指原材料消耗、固定资产折旧和劳动工资等;作为生产部门,就涉及“产出”,产出一般指产品的生产、分配等。将一个周期内,整个经济系统中各部门投入与产出的数据用一张棋盘式表格表示出来,这张表格就是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按计量单位的不同可分为价值型表和实物型表。价值型表以价值量(货币)为计量单位,实物型表以实物量为计量单位。本节仅介绍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