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1章 少年读书时 自立英雄志
高阳县边家坞村的大喜事 人们以“捷三”相称《马关条约》对幼小心灵的直接影响 童年在义和团运动的风暴中度过 舅父:将来也会有出息的 到舅父的教馆读书 与人为善的小朋友和热爱读书的好孩子 高阳县世代出英杰 对英雄的崇拜和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立 志以天下为己任
第2章 世道欲沉沦 发奋报国恨
父母尽力供养儿子读书 想改变这个不公平的世界 逐步懂得“列国富强,我国贫弱”的原《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 故里高阳县是义和团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 父母:八国联军在我国横行霸道,屠杀百姓,是奇耻大辱 积淀变革社会的决心和力量 追求民主与革新的意志十分坚决 拒绝接受西方列强对中国文化思想的渗透 对革命潮流的大趋势寄予深切期望 增强初步觉醒的民族意识和忧国忧民思想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对他以后思想转变 最终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3章 公署当职员 救国持定见
与本县八果庄女子彭静智定亲结婚 一心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 考人高阳县公署并做了缮写员 每月挣10两银子就可以养家<饣胡>口 对工作充满了很多的期待 对国家的遭遇感到忧心如焚 思想觉悟转变的开端和思想发展最快的时期 读书不忘救国 希望穷苦人民早一天走出黑暗 农民悲惨的情景深深地刺痛着他的心 长子佟荣萱在家乡高阳县边家坞村出生 受到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开始把目光转向对民主革命的关注
第4章 投笔从军旅 西北披征衣
对民主共和衷心拥护 对现状感到相当失望 认为生活的认识和经验对改变严峻的困难处境十分有益 冯玉祥奉命到直隶省景县招募新兵 决定放弃当差而毅然投笔从戎 通过妻子争取父母对他从军的理解和支持 好友李祝三答应照顾其父母和妻子 长女佟克修(又名佟凤华)出生 从军不到3个月就被升为第一朋什长(班长 )开始了解基督教和信奉基督教 向冯玉祥推荐赵登禹所在的部队 以日本侵略军为假设敌加强训练
第5章 护国战鼓催 合力讨袁贼
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未能生效 随部队参加反袁称帝的护国战争 冻死不八民宅一步,饿死不取民间一粟 率部到达河北廊坊驻地 实行官兵平等的模范 深受冯玉祥的器重和喜爱 冯玉祥要在整个部队中树立标杆和典范 冯玉祥对带兵方法和官兵平等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有了回家探亲的想法 见到可爱的儿子和出生后还没有见过面的女儿 回到家乡的消息不胫而走 依然秉承爱思考的习惯
第6章 揭竿反复辟 混战验武力
二女儿佟雅农(又名佟凤琴)出生部队 军官集体商议反对张勋复辟的办法 希望请冯玉祥领导部队揭竿 反复辟影响整个燕赵大地的“廊坊起义” 奉命带领全连士兵进攻北京 被任命为第一团第一营副营长 每天都要坚持写大字支持冯玉祥 解决与日军士兵的冲突 担任第四团二营营长 驻防湖北汉口和信阳 以造福于人民来换取人民对部队的信任和支持 率领部队在藩阳镇、韩信镇以东与敌军展开激战 担任改编后的陆军第十一师二十二混成旅第四十四团二营营长
第7章 旁观直奉争 夹缝求生存
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 率部作为先头部队进入河南“助直战奉” 命令所部官兵一律佩带“害民贼,瞄准打”的臂章 率部乘火车抵达郑州参战 一口气将敌人击退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上衣被敌人的子弹穿了两个洞 迫使敌人敢死队不仅偷袭没能得逞,反而遭到挫败 因为连立战功被提升为团长 率部在开封集中整训 坚信中国革命一定会取得伟大胜利
第8章 驻防守北京 团长抓军训
随陆军检阅使冯玉祥一道前往北京 整军练武和系统训练的大好机会 带职到高级教导团接受全面训练 老老实实做“小学生” 每次考核成绩都排在所有参训学员的最前列 坚持在训练之余抽时间回到部队处理团务 部队训练用来射击的靶子做成日本人的模样 在野外训练时亲自为基层指挥员做示范 使部队军政素质整体推进和提高 三女儿佟亦非(又名佟凤鸣)出生 “陆军检阅使署高级军官教导团”受训班提前一年结束
第9章 政变卫京师 将军才升职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率部随宋哲元开往承德 每天行军200里路程,仅用3天抵达北京 率领一个加强营前往河北徐水以南增援为打击和牵制北洋军阀势力以及为北方革命势力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北京政变:军阀内部矛盾发展的产物和全国革命运动特别是南方革命影响的结果 国民军的来历 担任第十一师第二十一混成旅少将旅长 率部进攻冀东,进占滦河担任防守滦河的副司令 为第四十四团副团长孔煦堂撰写碑文《慕思》 升任扩编后的步兵第四师师长 与郭松林部下魏益三结为“金兰之好” 率部参加天津战役,击败李景林 次子佟兵(又名佟荣芳)出生
第10章 南口绽血花 大军迎北伐
冯玉祥通电下野、赴苏考察担任国民军第十一师师长 率部防守南口全线的主要阵地 鼓舞大家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信心 对作战形势作出详尽分析 战前深入阵地一线仔细察看地形地物 采取有效的阵地配备和作战方法 为守备南口一带阵地提供有力保障 常常告诫部属要把旺盛的士气和巧妙的指挥艺术结合起来 指挥守军沉着应战 主动撤离南口,转移至五原休整 五原誓师:冯玉祥在大西北举起武装讨逆的火炬 随冯玉祥率国民军实现与北伐军会师中原的战略目标
第11章 西北唤良将 陇南施政忙
西安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随冯玉祥率部进入甘肃 率部星夜驰援西安,以解杨虎城、李云龙(虎臣)之围 率先头部队经平凉东下到达陕西兴平 率部和于右任领导的陕军向咸阳地区发起进攻 率第十一师前往天水,坐镇陇南,兼任陇南镇守使 主持推行一系列行政、财政政策,刷新吏治,厉行改革 张同新:为国为民,矢志不移,可以概括佟将军的一生 担任改编后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军长 担任第五路军副总司令 率部东出潼关,攻占洛阳、孟津,完成会师中原的战略计划
第12章 夫人称模范 游子把乡还
夫人已经习惯了担惊受怕的日子 冯玉祥将彭静智誉为“模范夫人” 彭静智曾经跨马穿越硝烟弥漫的战场能 够吃苦耐劳、可以忍辱负重的中国传统女性 这里不养闲人懒汉 为了避免民族争端而引咎辞职 吉鸿昌接替第十一师师长职务 回到原籍河北省高阳县边家坞村 与乡亲们心连心 挂念战友,想念部队,思念冯玉祥 耐心地等待再起之时 第四个女儿佟亦君(又名佟凤洲)出生
第13章 将军再出山 挥师战中原
接受冯玉祥的命令立即归队 担任第三十师师长(该师原为暂编第十一师) 对纷繁复杂的长期混战感到厌烦 冯玉祥遭到阎锡山软禁 深感无法解决部队基层官兵中存在的普遍厌战、军心不稳、士气低落等问题 先后调任第二十师师长和国民政府参事 反蒋联合阵线建立 中原大战: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军阀混战 奉命成立新一军并担任军长兼第二十七师师长 宵肝筹谋,席不暇暖 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和阎锡山、冯玉祥的失败而告终 张寿龄:为支持西北军的残局携眷到陕西 令人敬佩 被解除第二十七师师长职务,离开军队 随同冯玉祥过着隐居的生活,求清静而避世俗
第14章 饮恨九一八 复出严执法
第15章 创立大刀队 歌声满天飞
第16章 长城旌旗扬 后援雄心壮
第17章 救国炼丹心 组建同盟军
第18章 塞北疾风劲 杀敌解风情
第19章 香山深处静 人隐心不隐
第20章 形势变复杂 闲居思国家
第21章 复出练精兵 明眼辨风云
第22章 卢沟晓月沉 清夜伴孤星
第23章 七七烽火燃 效命赴前线
第24章 大地怒涛起 烟幕掩鬼蜮
第25章 抗倭拼到底 鲜血湿战旗
第26章 南苑保卫战 将军殉国难
第27章 八年逃亡行 夫人度艰辛
第28章 抗战奏凯旋 将军得安眠
第29章 世代祭功勋 河山慰忠魂
抗日英烈佟麟阁将军年表
誓死坚守阵地的抗敌英雄佟麟阁
抗日革命烈士佟麟阁将军墓碑铭
佟麟阁将军诗词
佟麟阁将军语录
军事训练团团歌
大刀进行曲
颂扬佟麟阁将军诗词
后记
内容摘要
《佟麟阁全传》这部书已于近期出版发行。该书深刻表达了亿万人民对佟麟阁将军的敬慕与思念。我们选择这个特殊的日子出版发行《佟麟阁全传》这部书,就是为了更好地祭奠英烈,就是为了把英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今天,我们把《佟麟阁全传》这部书奉献给广大读者,既是体现亿万人民对民族英烈的深切缅怀,又是作为对长眠于地下的佟麟阁将军的无限祭慰。
佟麟阁将军在主持南苑军事会议时有过振聋发聩的壮烈陈词:“衅将不免,吾辈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慷慨激昂的呼声代表了中国人民临危不惧、舍身为国的优秀传统,体现了中国入民大义凛然、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佟麟阁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世代传承、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世代珍视并发扬光大。
作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佟麟阁将军堪称中国人民优秀的儿子。佟麟阁将军为国殉职后,国民党政府曾于1937年7月31日发布褒奖令,追赠他为陆军上将。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为了纪念佟麟阁将军,北平人民把原南沟沿路改名为“佟麟阁路”,并隆重举行国葬,移佟麟阁将军忠骨于西郊香山兰涧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曾以多种形式纪念佟麟阁将军。1979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追认佟麟阁将军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佟麟阁将军的亲属盛情邀请我们撰写《佟麟阁全传》这部书。我们有感于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迫切需要,有感于佟麟阁将军为挽救中华民族而英勇战斗的英雄事迹,本着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郑重地接受了撰写本书的任务。这也是我们用行动表达对佟麟阁将军的深切缅怀,当然还要借此表达我们对这部书最终问世的衷心祝贺。
《佟麟阁全传》这部书的出版发行是对抗日殉国的爱国将领佟麟阁将军等千百万革命烈士和死难同胞的最好纪念。我们深信,千百万革命先烈的鲜血不会自流,一定会永沃中华。我们更深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一定会永远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