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宋朝那些事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084749
  • 作      者:
    周膺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宋朝那些事儿》从来没有一个王朝,如宋朝一样,宛若蜕变中的蝴蝶,在挣扎中绽放绚烂的羽翼,在迷梦中失去故国的方向,从一开始就将它的精致与脆弱暴露在夷族的铁蹄之下。在你为它的半壁残垣惆怅哀叹的时候,也不禁臣服于它臻于极致的妩媚与嫣然。终究,壮怀激烈的岳飞未能踏破贺兰山缺,终究,文天祥的一片丹心只能残留史册,终究,烟波缥缈的西湖没能感动悍金的铁骑,三百年的江山蝴蝶梦在破碎山河中化为尘土。<br>    <br>    历史从来不缺精彩的篇章,然而不管历史是如何的惊涛拍案、乱石穿空,本书作者始终保持着观望者的冷静与超然,或以缜密严谨、不动声色的笔触梳理金匮之盟、烛影斧声的千古谜案,或以淡然难觅踪迹的忧郁铺写画金刺绣满罗衣的成年景象和盛不下许多欢乐的柔美西湖,它们与杯酒释兵权的大气雍容、熙宁变法的锐意昂然、中兴四将的慷慨悲歌、易安居士的凄凄惨惨戚戚连缀在一起,成就了三百年大宋帝国的沧海桑田。
展开
作者简介
    周膺,1961年生。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美学专业。现为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浙江大学兼职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浙江省美学学会副会长、杭州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对中西哲学和文化史的比较研究有较多积累,涉猎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较多学术领域。并对造型艺术有独特的领悟与解析,也擅实际试验。已由中华书局等出版《美丽洲:良渚文化与良渚学引论》、《美丽旧世界:良渚文化与杭州的缘起》、《中国5000年文明第一证:良渚文化与良渚古国》、《东方文明的曙光:良渚遗址与良渚文化》、《斜阳嘉树:宋史随笔》、《华贵天城:宋版杭州》、《现代城市美学》、《西溪湿地》、《洪氏家族与西溪湿地》、《现代信息理念与写作》等专著,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周膺集》、《第一种美》等美术专集,并举办过美术个展。此外,曾发表论文30余篇、散文随笔10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宋朝那些事儿》金戈铁马,宋祖英豪,连同汴京城里的梦华喧嚣,如流水落花,静默而逝,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如同小轩窗下妩媚梳妆的柔美容颜,抵不住铁骑扬起的杀气与征尘;多少豪杰,肝胆昆仑,醉里挑灯看剑,惊破敌胆,却敌不过奴颜媚骨,徒呼奈何。等到繁花落尽,红衰翠减,故乡已渺邈难寻,可悲,可叹,都是人间留不住。
展开
精彩书摘
    书摘<br>    <br>    南宋人曾经这样概括说:“本朝自古所无者三。艺祖皇帝受命之日,市不易肆,一也;祖宗以来,传世仁厚,虽甚威怒,未尝妄杀,故论者谓不嗜杀人,惟本朝有之,二也;徽庙光尧两行内禅,皆出自睿断,三也。”(《 建炎  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受命之日,市不易肆”,不只是“黄袍加身”的那一日,还在于政权建立、权力转移之危险关头,未见喋血宫门、兵连祸结。而“不嗜杀  人”、“不杀大臣”、“不杀谏官”,威怒有度,孕育了较理性开明的政治。“杯酒释兵权”之所以为历代所传诵甚至渲染,寄寓着政治家和百姓对文明政治的愿望,尽管政治总是在血雨腥风中飘摇。<br>    <br>    <br>    宋初开国之君建立起一套不同于汉唐的体制,改变了汉唐社会以开拓向外、宣武播文为特征的体制,而代之为以强内虚外、沉潜向内为特点的文治靖国策略。这是唐末五代战乱之后的必然选择。专制集权政治,较为自由的经济政策,较为宽松开明的文化形态,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宋朝文治靖国体制。强内虚外、沉潜向内是痛苦的、得有耐心的,只有太祖懂得其中的道理,太宗、真宗、仁宗都曾憋不住气想对外发泄一番,结果都不得不缩回了头。神宗则聪明过头,不单用打仗来表达,他还要从体制上来个翻江倒海,夺回汉唐盛气,这就不是得罪几个人那么简单了,而是与历史大势相抵牾。神宗遂成悲剧人物。<br>    <br>    屈原之苦闷是切入灵魂的,他的心被牢骚腐蚀透了,他的诗正是腐蚀出来的液体。所以屈原的表现是很内在很内在,很深很深的,无法解脱的。屈原注定不可能活得太久,他也不可能写很多诗。陆游之诗是伟丈夫,屈原之骚是病美人。杜甫说大白话,但其心机藏得很深。这一点与屈原相似。陶渊明把自身融化于大自然,包括他的思想也如气体混融于大气之中。所以陶诗绝非“超脱”可以概括。它明明是鲜活的生命。尽管陆游与杜甫、屈原、陶渊明都像,其根本差别还是看得出来的。只不过很难说清楚。陆游最大的特点,是明明白白地讲道理抑或哲理抑或禅机给我们听。这是陆游“尽拾灵均怨句新”之“新”,大概也可说是整个宋诗之新。
展开
目录
    序言  蝴蝶梦里家国<br>    第一章 经济新途径<br>    900年前的现代化问题<br>    《救荒活民书》<br>    纸币与信用<br>    奇璞与良侩<br>    开肆三万家<br>    粘在地上的商业<br>    皇家外贸<br>    官办“公司”<br>    专业户<br>    《耕织图》<br>    画金刺绣满罗衣<br>    南宋官窑<br>    龙井问茶<br>    第二章 崇文时代<br>    宋学精神<br>    理学为谁用<br>    官学私学 <br>    选人考什么才<br>    觊觎一官而老死不止<br>    道学收心<br>    鸿篇巨制<br>    临安三志<br>    春秋笔法<br>    宋徽宗的画院<br>    苏黄米蔡<br>    别的东西放进画<br>    禅参诗<br>    平淡人调<br>    雅颂与郑声<br>    瓦子勾栏<br>    四百八十寺<br>    是和尚是道士<br>    第三章 世相变念<br>    见在佛不拜过去佛<br>    兵士书<br>    “大家”与“奴”<br>    商羡官官羡商<br>    婚姻不问阀阅<br>    心中有妓<br>    宋词宋艳<br>    西湖盛不下许多欢乐<br>    第四章 政局变易与官戏<br>    第五章 不可或忘这人物<br>    第六章 君主与权相<br>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