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素描静物写生教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271982
  • 作      者:
    俞进军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俞进军,1956年8月出生。1984年由西安美术学院教育系油画专业毕业,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西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油画学会会员,西安市油画研究会会员,作品及业绩已被收人大型画册《全国当代书画名人名作集》和《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1987年油画《老墙》获陕西省青年美展优秀作品奖,1991年油画《塞北西照》获西安市首届青年造型艺术展二等奖,1994年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黄土情——写陕北老区》在西安市庆祝建党70周年美展中获优秀作品奖,作品《石屋》入选'98中国艺术博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展位展出作品,作品《水上渔家》入选陕西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作品《正午的影子》在'99中国画、油画写生展中获三等奖,油画作品《我的爷爷》在《东艺杯肖像油画展》获油画事业特别贡献奖,油画作品《陕北的春天》入选2001年《中国油画大展》,水彩作品《陕北牛》2003年入选西安市美展并获三等奖,2001年水彩作品《归》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延安颂”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获优秀作品奖,水彩作品《干涸的沟壑》、油画作品《滚滚延河水》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曾在各种杂志上多次发表,已出版有《素描人像技法》、《水粉静物画写生教程》、《公共建筑室内装饰图典》、《建筑水粉画技法》等多本专著,多幅作品已被国内外各界人士所收藏。
展开
内容介绍
  《素描静物写生教程》的内容从最基础的东西讲起,系统地讲述了素描静物的画法、步骤及如何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方法;对素描静物画如何欣赏和评价;高考时如何获得高分;全面介绍了素描静物画的不同风格及表现手法。《素描静物写生教程》的读者群为初学画画的人,准备报考艺术院校的考生,已考入大学的一、二年级学生。书中选编了大量不同风格的范画,是大家在学习静物画中可以借鉴的资料。
展开
精彩书摘
  三、静物写生的构图
  构图在中国画论中称之为章法,西洋画则称之为构图。一幅静物写生画包括了主体、视觉中心、客体陪衬以及背景等。要用各种艺术手段,如光的集中、对比的加强、刻画的深入、位置的布置等来突出主体。构图是根据各种要求和不同对象的需要而布置的,应按照构图规律来摆静物,各物体之间应有恰当的高低、疏密、远近的关系,整个构图既要有稳定的关系又要讲究变化,使静物的组织有节奏感和韵律感。静物画的构图是非常灵活的,没有固定的模式。同一组静物也可有几种构图方法。例如,放置一个罐子与几个大小不同的水果,如果主体是罐子,我们的构图就应该是将水果围绕罐子放置,前面水果排列应疏密有致、使之突出。好的静物构图应包括:有中心、有变化、有均衡感和条理性、彼此呼应等几个方面。
  四、静物质感的表现
  质感的表现是静物写生又一重要方面。所谓质感就是指某种物质在光的照射下,反映出的不同质地的感觉。石膏质地粗疏、洁白不反射光,能明确反映出明暗的变化和结构的起伏。金属品则坚硬,明暗变化丰富,对光源反射强烈。布匹柔软,线条流畅,皱褶明暗转折强等。因此不同质地的物体在一定光线下,其形、光、色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是人感知其质感的依据。掌握了这些规律、特征,就不难表现出其质感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素描概论
二、素描的材料与工具

第二章 素描静物写生的准备工作与要求
一、画幅的选择
二、画夹与画板的放置方法
三、握笔的姿势与线条的要求

第三章 明暗与调子
一、光与明暗
二、三大面五调子

第四章 石膏几何形体写生
一、石膏几何形体训练的目的与要求
二、画法与步骤

第五章 静物写生
一、静物写生的意义
二、如何组合静物
三、静物写生的构图
四、静物质感的表现
五、画法与步骤
(一)、单个水果的表现方法
(二)、静物写生图例分析

第六章 素描静物学习的方法
一、长期作业与短期作业
二、感觉与理解
三、临摹学习与写生

第七章 结构素描静物的表现方法
一、学习结构素描的意义
二、结构素描的画法与步骤

第八章 静物写生中的问题分析
一、形的问题
二、整体的问题
三、画面“灰”的问题
四、画面“空”的问题
五、画面“僵”的问题
六、画面概念化的问题

第九章 高考时如何获得高分
一、考生对时间的分配与掌握
二、考生画画的速度掌握
三、考生在效果上的把握
四、考生在角度上的选择
五、考生作画时的技巧与方法
六、考生对于整体与局部的处理方法
七、考生在考场中的心态
总结
附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