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诗经》英译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318734
  • 作      者:
    李玉良著
  • 出 版 社 :
    齐鲁书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玉良,1964年生,山东青岛人,2003年获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科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并为中国翻译学会会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员、山东省国外语言学会翻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岛市政府外语顾问。已在《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期刊发表翻译学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7部。现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典籍翻译研究、跨文化传播研究和翻译教学等工作。
展开
内容介绍
    《〈诗经〉英译研究》主要是以《诗经》翻译的宏观研究为主,对其中诗篇翻译的微观研究做得比较少,打算以后专门就诗篇翻译的微观问题进行探讨。 《〈诗经〉英译研究》所研究《诗经》翻译版本只有八个,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版本没有收集到,那就是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的英语译本,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一缺憾一定会得到弥补。<br>    《诗经》英译已经有了一百多年历史,但《诗经》英译研究迄今仍比较薄弱。已有的研究虽有不少创获,但大多角度比较单一,且缺乏专门深入的考察和系统全面的研究。《〈诗经〉英译研究》拟对《诗经》翻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一定的探讨,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设想。
展开
精彩书摘
    一部人类文化交流史的新作——李玉良著《英译研究》序<br>    我过去读《诗经》只是从文学的视角、感到它的确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有诗,有歌,有乐,其文学艺术的开创价值不可估量。<br>    《诗经》产生于本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500多年间,编辑成书约在春秋后期,据说孔子曾删订过。汉代有齐国辕固、鲁国申培、燕国韩婴和鲁国毛亨四家传授《诗经》,到东汉毛诗被认同,逐渐盛行,其他三家渐渐衰落以至亡佚。现在所见《诗经》,即为毛亨所传。《诗经》305篇,堪称古代人类社百科全书,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伦理、天文、地理、农业、手工业、民俗、文艺等。古人先把它列入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春秋》),后又列入五经(《诗经》、《尚书》、《周易》、《周礼》、《礼记》、《仪礼》、《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可见它在经学中的重要地位。<br>    《诗经》的百科性古人早已开始关注,其研究除正义、训、笺、疏、通释之外,已有三国吴人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专释《毛诗》中的草木鸟兽虫鱼,共132条。
展开
目录
序<br>序<br>第一章  引论<br>第一节  《诗经》及其翻译研究概述<br>第二节  《诗经》翻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br>第三节  《诗经》翻译研究的方法问题<br><br>第二章  《诗经》及其研究的流变<br>第一节  《诗经》的形成<br>第二节  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br>第三节  《诗经》的传体<br>第四节  《诗经》研究的流变<br><br>第三章  《诗经》译本与底本考察<br>第一节  《诗经》译本的历史回顾<br>第二节  《诗经》翻译的底本和参考系统<br>第三节  《诗经》翻译的特性分类及其历史分期<br><br>第四章  经学视角下的《诗经》翻译<br>第一节  殖民主义扩张与西方汉学——《诗经》翻译的历史动因<br>第二节  理雅各:以《诗经》为“经”的翻译<br>第三节  詹宁斯:“诗”“经”并重<br>第四节  阿连壁:翻译中的跨文化操纵<br>第五节  小结<br><br>第五章  文学翻译与文化研究的统一<br>第一节  《诗经》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新发展<br>第二节  韦利:脱离经学义理<br>第三节  翻译中的文学视角<br>第四节  翻译中的文化研究<br>第五节  小结<br><br>第六章  意象主义诗学的构建与儒家思想的吸收<br>第一节  庞德与《诗经》<br>第二节  用翻译言说现实<br>第三节  意象主义诗学的实践与发展<br>第四节  风格的多样化<br>第五节  小结<br><br>第七章  中国文化经典的对外传播<br>第一节  翻译的历史文化语境与动机<br>第二节  现代《诗经》研究的影响<br>第三节  文学性——翻译的最高目标<br>第四节  重视史料价值及文化价值<br>第五节  小结<br><br>第八章  译本对比研究<br>第一节  文字训释的不确定性<br>第二节  诗篇题旨的流变<br>第三节  多元化的视角<br>第四节  音韵结构的散逸<br>第五节  意象的变体<br>第六节  篇章结构的变形<br>第七节  篇名的翻译<br>第八节  小结<br>第九章  典籍翻译的理论问题<br>第十章  结束语<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