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br>1.1 写作背景与意义<br>1.2 研究回顾<br>1.3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br>第二章 公共财政与高等教育<br>2.1 高等教育: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br>2.2 公共支出结构与高等教育有效供给<br>2.3 公共选择与高等教育公共投资决策<br>2.4 高等教育的公共经济论<br>第三章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分析<br>3.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br>3.2 公共财政负担高等教育成本的视角:公平还是效率<br>3.3 学生和家长分担:负担能力与高等教育需求约束<br>3.4 社会捐赠:“可遇又可求”的自愿机制<br>第四章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国际比较<br>4.1 教育困境:全球高等教育财政危机<br>4.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府财政的地位与作用<br>4.3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学生及家庭的负担水平与机会均等<br>4.4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社会捐赠效能<br>4.5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保障:学生资助体系<br>第五章 中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差异析源及政策效应<br>5.1 理论认识差异:高等教育的公共性与市场性<br>5.2 制度选择差异:财政制度和教育政策的社会性<br>5.3 教育发展差异:高等教育供求关系<br>5.4 市场发育差异:劳动力和资本的市场价值本源<br>第六章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br>6.1 完善公共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架构<br>6.2 强化高等教育捐赠管理<br>6.3 提升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市场承担份额<br>第七章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PPP模式研究<br>7.1 PPP模式的实施背景及其基本内涵<br>7.2 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br>7.3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PPP模式制度设计<br>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