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传承:文明的薪火绵绵不绝
第一章 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憧憬
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友好地共存和发展,各个社会阶层科学分工与合作,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用,公民、社会和政府相互支持和配合,整个社会所有公民对社会公共物品的公平分配和分享等等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因此,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因而成为人类社会永恒的懂憬。正因为如此,在人类社会的思想发展史上,东西方许多杰出的思想家都以各种形式或表达方法描绘了这一美好的社会前景。虽然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他们的见解不一定科学和合理,但是,他们探索人类社会理想形态的精神及其思想精髓值得我们传承。
第一节 华夏文明“和谐”论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精神本质。提倡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基本特性。我国传统文化中重和谐的价值理念,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则强调和谐有序,倡导建立起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德性思想体系,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般和谐有序的社会。因此,我们在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时,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作一番梳理、审视,无疑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