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重构语文世界:后殖民教学实践:postcolonial pedagogy in practic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137432
  • 作      者:
    (加)英格丽德.约翰斯顿(Ingrid Johnston)著
  • 出 版 社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重构语文世界:后殖民教学实践》是一部优秀的理论研究之作,其社会目标——后殖民教学法——指向的是未来世界。《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重构语文世界:后殖民教学实践》探讨一种可以就权力、差异和歧视等问题展开讨论的后殖民教学法。作者强调指出后殖民教学法的复杂性,并提出了文本选择、阅读策略和学生反应等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重构语文世界:后殖民教学实践》的研究旅程跨越了广泛的知识范围,将文学、教育学和哲学等领域连在一起,并且提供了后殖民理论的最新见解。
展开
作者简介
  英格丽德·约翰斯顿(Ingrid Johnston),博士,系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院(Faculty of Education,University of Alberta)副院长(分管科研及研究生教育)、中等教育系课程研究及英语教育教授。约翰斯顿出生于英国,成长于英国和南非,曾在南非教授高中语言艺术(语文)若千年,后移居加拿大。主要从事英语教育、课程理论、后殖民文学、加拿大文学、多元文化文学、师资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在上述领域完成了十余项研究项目,发表、出版了四十余篇论文和专著,并担任《阿尔伯塔英语》(Alberta English)、《语言与读写能力》(Language & Literacy)等杂志主编、编辑。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先后获得十余项/次大学、省、国家级奖励。目前专注于后殖民文学理论和教学法、青春期文学、加拿大多元文化图画书中的身份问题以及文化差异与教师教育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对于意欲获得教授后殖民文学的知识、开展后殖民文学教学实践的教师,《重构语文世界》乃是一部极其宝贵的指南。本书开宗明言,认为教师教育需要进行重大改革,以便语文教学大纲摆脱传统、狭隘的根基;进而就语文课堂里后殖民研究的地位提供了思想深刻、概念复杂、牢固建立在历史意识之上,然而又易解的视角。本书表明当代语文教学必须怎样对各种各样的书本、理论、教学实践进行重构,它实乃应时运而生。
  《重构语文世界》是一部优秀的理论研究之作,其社会目标——后殖民教学法——指向的是未来世界。本书探讨一种可以就权力、差异和歧视等问题展开讨论的后殖民教学法。作者强调指出后殖民教学法的复杂性,并提出了文本选择、阅读策略和学生反应等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书的研究旅程跨越了广泛的知识范围,将文学、教育学和哲学等领域连在一起,并且提供了后殖民理论的最新见解。
展开
精彩书摘
  虽然课程的文化多样化——尤其在大学阶段——已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已经摆脱了文本选择和阅读策略方面的困境。诚如格拉夫(1996)所言,“就课程多样化的好处、牵涉的问题、恰当的策略等进行的论争,还远远没有结束”(p.125)。格拉夫认为,教师应该将其能量转化进在教育的意义上积极地利用这些争论的工作中去,将这些论争引入课堂教学,将文学教学置于不同的理论框架中进行。本书以下诸章里的论争,兴许不失为超越格拉夫称为的“就一套书单与另一套书单之间的取舍进行的斗争”(p.136)的有益策略。
  詹姆斯·格林劳(James Greenlaw,1994)与格拉夫所见略同,认为有必要超越文本选择问题,而去思考时下课堂采用的教学方法。格林劳指出,后殖民教学法与旨在增进多元文化和谐的法定的多元文化工程不同。后殖民教学法的责任是找到方法,帮助学生“解构对他者所作的种族主义的表述/歪曲。这类表述/歪曲广泛见于政治、社会和文化话语之中,这类话语又深深地刻印在文学文本、电影、音乐带、杂志、报刊、电视节目和电脑论坛之中,而学生恰恰试图通过这些东西认识他们的世界”(pp.7-8)。格林劳详细阐述了他在组织一群高中生学习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特定的解构立场:
  假如给学生讲授了后殖民解构策略,以利他们批判性地考察文学表现形式是怎样在多元的、相互冲突的话语中建构出来的,那么,在一门多元文化文学课程结束时,即便他们还没有变成更为合格的、更宽容的公民,他们至少已经获得了机会,了解到种族主义偏见的表现形式/歪曲是怎样、为什么产生并遭到抵抗的。(p.8)
  德波拉·布里茨曼等人(Deborah Britzman etal,1993)对多元文化教育的主流方针进行了类似的批判。他们最关注的是(校方)怎样给学生提供所谓某些文化之“准确”和“正宗”的表现形式。
展开
目录
致谢
中文版序
引言 后殖民教学旅程概述:重构语文世界
第一程 在非洲的天空下
第二程 多元文化文学教育的国际背景
第三程 表现的场所:文化、种族、性别及种族性
第四程 最后之“后”?后殖民状态与文学教育
第五程 欲望的版图:经典之争
第六程 处在十字路口的文学理论
第七程 检验文学理论
第八程 阶段成果展
第九程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第十程 地方感:某高一班掠影
第十一程 跨越虚构的边界:《姨娘》与个人身份的建构
第十二程 日常教学的方位:教学透视
第十三程 后殖民教学之旅:回顾与反思
附录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