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学生速读课文,针对记叙的要素抓住文中的关键信息。提问:①文章的作者是谁?原名叫什么?②文章写于哪一年?③文章叙述的故事围绕什么东西展开?(风筝)④文章叙述的故事时间跨度有多长?⑤文中涉及几个人?他们是什么关系?
(三)细读文本,通过关键词句分析文章主题
1.从刚才的问题中我们知道,一对兄弟因为“风筝”而产生了冲突,那么他们各自对待“风筝”的态度是怎样的?〔要求学生画出关键词,并用文中语句来解释,回答时用句式:“我从文中……这句话中看出我(弟弟)是……”〕
小兄弟:最喜欢风筝、渴望得到风筝(文中:呆看、出神、惊呼、跳跃、在杂物堆“苦心孤诣”偷做风筝)
“我”:不爱、嫌恶、以为那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文中:不许放、笑柄、可鄙、愤怒、抓断、掷、踏扁。弄破弟弟将要完工的风筝行为粗暴,弟弟被我发现时的惊慌失色也从侧面说明我的态度。)
2.齐读三、四小节,体会他们当时各自的心情。
〔追问〕刚才讲到写文章时和当年这件事时隔20多年,他们俩的态度一直是这样的吗?
现在的“我”:送、赞、劝、一起放
现在的弟弟:什么都不记得了
〔小结〕对待“风筝”,小兄弟从当年的那么喜爱到现在什么都不记得了,而“我”从当年的不爱、嫌恶到现在的赞成、鼓励,各自的态度都有变化。为什么弟弟忘记了这件事而“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并且前后态度发生了这么大变化?(文中:因为“我”不幸偶尔看到一本外国的书,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追问〕为什么说“不幸”?
因为“我”以前不知道,现在突然知道了自己当年的错,心情沉重像要坠入无底深渊,“我”意识到这件事对小兄弟伤害很深,“我”抑制了他的天性——玩,这简直是“精神虐杀”,出于对弟弟的疼爱,“我”感到深深的内疚,觉得太对不起当年年幼的弟弟了,现在“我”的难过就是对“我”的惩罚,所以说“不幸”。
〔追问〕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是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吗?
弟弟可能是真的不记得了,哥哥是怕自己没出息才这么做的;也可能是现在对哥哥的一种安慰,让哥哥不要再为这件事伤心难过了。
〔追问〕对文中的“我”而言,“这样”(弟弟什么都不记得了)好吗?
“我”想对当年的错误行为补过,但因为年纪都大了,不可能再放风筝,而现在弟弟的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更断绝了“我”乞求原谅的补过机会,让一我得不到宽恕,这比骂“我”、恨“我”让“我”的心更加“沉重”。
这又给“不幸”增加了一层深意。人生当中有许多事是发生了之后不能再补救的,只能永远留下遗憾,这也是人生的“不幸”,所以应该及时地把握住现在。
〔追问〕“我”到今天对这件事印象还那么深刻说明了什么?(各抒己见,答案归纳如下)
A.“我”很爱弟弟,为自己做的错事深深地自责、内疚,是浓浓手足之情的表现。
B.“我”是个有很强自我反省意识的人,有了错误就一定要指出并改正。
C.“我”对儿童的教育非常重视,意识到“剥夺儿童玩的权利”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指出当时的教育制度需要改进。
D.“我”对自己逝去的童年的追忆。可能他自己小时候也错过了许多,现在想来更加可惜。
〔小结〕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大问题,一下子很难回答,可以把它转化成几个小问题一个个解答,然后总结归纳,这样才会回答完整。
(四)总结
阅读文章时要能深入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只要你能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一定能体会出其中的深意。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