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部 法兰克福图书市集(1454~1764年)<br> 第1章 一个疾行于法兰克福街头的男人<br> 第2章 一个图书市场的诞生<br> 第3章 坐落于书巷的市集学院<br> 第4章 三个在书巷碰面的朋友<br> 第5章 十七世纪的法兰克福图书市集<br> 第6章 天主教与帝国的书籍审查制度<br> 第7章 法兰克福逐渐式微<br> 第二部 莱比锡取得优势(1764~1861年)<br> 第8章 莱比锡的历史价值<br> 第三部 20世纪的法兰克福书展(1920~1998年)<br> 第9章 法兰克福的企图<br> 第10章 法兰克福,浴火凤凰<br> 第11章 又湿又冷的法兰克福书展<br> 第12章 和平奖与展览馆<br> 第13章 书业这个大家庭<br> 第14章 两德的互相折磨<br> 第15章 文学,文学<br> 第16章 新闻媒体的困境<br> 第17章 一九六八年的重大转折<br> 第18章 回归正常化<br> 第19章 设立主题馆:从拉丁美洲到印度<br> 第20章 成长的国家认同:国家主题馆<br> 第21章 设备不足:迁离法兰克福<br> 第22章 争夺场地:美国达到目的<br> 第23章 书展上的作者;从史怀哲到拉什迪<br> 第24章 传统出版商没落,经纪人时代来临<br> 第25章 法兰克福迈向电子化内容摘要
无论在伦敦或北京,莫斯科或开罗,布宜诺斯艾利斯或波隆那─全世界所有新成立的书展都将法兰克福书展的模式奉为圭臬。早在一三七0年位于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就曾举办过「图书市集」,自一四五0年起,此地成为欧洲执牛耳的图书交易重镇,当时书籍的制作乃采古腾堡的方法,不装订内页并以木桶运送。法兰克福很快地与普莱瑟河畔的莱比锡并驾齐驱,并曾在十八世纪取代其地位:十九世纪时法兰克福书展因成为盗版印刷业者聚集的场所而没落并完全丧失原有的重要性。直到一九四九年两名法兰克福书商才又成功地恢复书展的传统。从此之后,法兰克福开始缔造前所未有的辉煌历史。本书作者卫浩世先生(Peter Weidhaas)曾任法兰克福图书博览公司总裁长达二十五年(1975-2000年),是全球唯一对法兰克福书展史了如指掌的专家,本书翔实述说书展从开始至今几百年来的变革,尤其着重一九四五年后的发展,书中充满知识性及许多不为人知的趣闻轶事,对于法兰克福书展的演变与组织运作,本书提供了第一手的纪录,是爱书人不可或缺的案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