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活书店史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27689
  • 作      者:
    李文主编
  • 出 版 社 :
    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生活书店诞生于30年代民族危难之时,面临的是国土沦丧、民生凋敝的局面,呼吁抗战,挽救危亡已是全民族的要求。作为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代表人民的舆论喉舌和广大群众呼声、站在斗争前列的邹韬奋,在他创办的刊物和生活书店的事业中,百折不挠,始终高扬着爱国救亡的大旗,并与国民党反动派作着不懈的斗争。生活书店正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叙述地历史,可从中看到中国现代革命史的一个侧面。<br>    《生活书店史稿》的撰稿人都是在生活书店创办时或以后各个时期参加书店工作的,因为撰写人身历其境,史实的真实性是无可怀疑的。所运用的资料,有的来自韬奋和书店另一创办人徐伯昕的著作,有的来自书店当年内部编印的《店务通讯》,更多的史料则是从业人员的回忆实录。全书从初稿到定稿,经过多次讨论并核实材料。由于生活书店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摧残,人员颠沛流离,许多资料和档案已散失殆尽,现在已难以弥补了,因此有些事未能详尽叙述。
展开
目录
    前言<br>    第一编  生活书店前身——《生活》周刊社(1925.10-1932.6)<br>    引言<br>    第一章  韬奋与《生活周刊》<br>    一、《生活》周刊的由来<br>    二、中华职业教育社<br>    三、韬奋受命主编《生活》周刊<br>    第二章  改进编辑出版工作<br>    一、韬奋的编辑思想<br>    二、团结作者队伍,群策群力<br>    三、胡愈之参与编撰《生活》周刊<br>    第三章  致力推广营业,建立事业基础<br>    一、《生活》创他国报刊发行量新纪录<br>    二、广告收入成为《生活》周刊一大经济来源<br>    三、编印“生活丛书”,成立书报代办部<br>    第四章  “九一八”事迹后的《生活》周刊<br>    一、宣传抗日,支援抗日<br>    二、抵制黑暗势力<br>    三、《生活》周刊社宣告独立经营<br>    第二编  生活书店成立到抗战爆发(1932.7-1937.7)<br>    第一章  生活书店的创建<br>    一、时代背景<br>    二、书店的宗旨和内部结构<br>    三、确定经营方略<br>    第二章  艰难而又成功地开拓<br>    一、韬奋流亡出国<br>    二、《生活》停刊与“新生事件”<br>    三、在逆境中崛起<br>    四、韬奋回国<br>    五、在反文化“围剿”的斗争中坚持并壮大文化阵地<br>    第三章  有创意地经营文化出版业<br>    一、服务与营业<br>    二、开门办店和精兵简政<br>    三、筹措资金<br>    四、组织生产,按需供应<br>    第四章  创书刊发行新格局<br>    一、优点和特点<br>    二、以自办发行为主导的发行体系<br>    三、多样化的发行方式<br>    四、独树一帜的宣传推广工作<br>    第五章  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br>    一、为人民与人民爱<br>    二、与作家携手合作<br>    三、干部队伍的素质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br>    第三编  抗日战争前期的大发展和国民党当局的迫害(1937.7-1940.12)<br>    第一章  抗日战争开始.生活书店进入发展的新阶段<br>    一、抗战开始,韬奋出狱,创办《抗战》三日刊<br>    二、编印战时读物,以应前后方急需<br>    三、总店迁往武汉,工作重心转移内地<br>    第二章  建立编审委员会,广泛团结作家,组稿编审工作出现新貌<br>    一、建立编审委员会,明确编辑出版方针,有计划地编辑出版书刊<br>    二、改组充实编审委员会,编辑出版工作实行计划化<br>    第三章  书刊出版蓬勃发展,位居战时出版界的前列<br>    一、出版《全民抗战》、《文艺阵地》等8种刊物<br>    二、编印多种抗战丛书,大量出版战时读物<br>    三、有计划地出版马列主义理论书籍及其启蒙读物,传播进步文化思想<br>    四、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出版的图书<br>    五、出版反映抗战的文艺作品及大量通俗文艺作品<br>    第四章  适应抗战形势,建立全国发行网<br>    一、两年开设分支店55处,建成遍布大后方重要。城镇的发行网<br>    二、粤汉撤退后分支店的调整和布局<br>    三、为铺设发行网而艰苦创业的人们<br>    四、发扬“生活”精神,竭诚为读者服务<br>    五、流动供应——发行工作的一项创举<br>    六、几个重要分店的简介<br>    第五章  成立总管理处,实行科学管理<br>    一、成立总管理处,领导全店工作<br>    二、电邀胡愈之来渝,共商方针大计<br>    三、召开生活出版合作社社员大会,选举新的领导机构<br>    四、建立西南区(桂林)和东南区(香港)区管理处<br>    五、编印内部刊物《店务通讯》,指导全店工作<br>    六、三个系统组成的民主管理体制<br>    七、企业管理制度种种<br>    八、推行计划化管理<br>    九、先进的人事管理制度<br>    十、为降低定价努力<br>    十一、积极支持为抗战服务的社会活动<br>    第六章  发扬服务精神的创举<br>    一、领导人对服务精神的倡导<br>    二、创办服务部<br>    三、创设读者顾问部,出版“生活推荐书”<br>    第七章  国民党当局对生活书店的残酷迫害<br>    一、用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制度来限制和扼杀进步文化<br>    二、用无理的查禁来迫害生活书店<br>    三、用封店、捕人的野蛮手段摧残生活书店<br>    四、用造谣、诬蔑、威胁、吞并的手段来消灭生活书店<br>    第八章  坚持正义立场,全店团结,共渡危局<br>    一、在艰难困苦中奋斗<br>    二、召开 第六次社员大会,发表告海内外读者友人书<br>    三、在困境中坚持出版阵地<br>    四、挽救危局的最后努力和应变措施<br>    五、总管理处的最后一次会议<br>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对生活书店的关怀和领导<br>    一、从爱国、抗日、民主到党外布尔什维克<br>    二、胡愈之和一批地下共产党员对生活书店的帮助<br>    三、周恩来与南方局对生活书店的领导<br>    第四编  “皖南事变”后的战斗历程(1941.1-1945.10)<br>    第一章  国民党对生活书店的残酷打击<br>    一、惊闻“皖南事变”<br>    二、国民党下密令,各地生活书店被封<br>    三、刽子手们的无耻推诿<br>    四、韬奋辞去参政员,到香港去开辟新的文化阵地<br>    五、一本血泪史和控诉书<br>    六、共产党支持,被难真相大白于天下<br>    七、坚持下去就是胜利<br>    第二章  应付危局的战略部署<br>    一、重庆的工作<br>    二、桂林的工作<br>    三、上海以及贸易的工作<br>    四、到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出版发行工作<br>    第三章  在香港奋斗的八个月<br>    一、新的抗战文化阵地的出现<br>    二、表明立场、态度和主张的文献<br>    三、复刊《大众生活》和创办《笔谈》<br>    四、两本揭露国民党罪行的书<br>    五、艰难的出版发行工作<br>    六、香港,我们是要回来的<br>    第四章  把握机遇,恢复业务<br>    一、新出版业的复苏<br>    二、成立新出版社,恢复出版业务<br>    三、恢复多种发行业务,打开发行局面<br>    四、按  一、  二、三线原则部署内地工作<br>    第五章  配合民主运动新高潮,加强新出版物的供应<br>    一、蓬勃发展的民主运动,要求有新的出版物<br>    二、发挥革命文化堡垒的作用<br>    三、编辑出版工作的新面貌<br>    四、改进发行方法,竭诚为读者服务<br>    五、借助《新华日报》加强推广宣传工作<br>    第六章  国民党扼杀进步出版事业的种种手段<br>    一、扼杀进步文化的书刊原稿审查制度<br>    二、明查暗禁和封锁<br>    三、国民党、政、团、宪、警、特的骚扰<br>    四、把书店当作特种行业来管理<br>    五、来自税制的压迫<br>    六、得不到平价纸<br>    七、吃足了自己没有印刷厂的苦头<br>    八、邮寄上的限制<br>    九、恶性通货膨胀,月月过年三十夜<br>    第七章  桂林业务的重建与再遭浩劫<br>    一、重建西南区出版发行中心<br>    二、三户图书社的业绩<br>    三、学艺等四个出版社的贡献<br>    四、文化城陷落,生活书店再遭浩劫<br>    五、三店联合进军桂东,坚持到抗战胜利<br>    第八章  在“孤岛”坚持八年的上海生活书店<br>    一、继续作为造货中心,秘密供应内地<br>    二、《战时读本》及其风波<br>    三、《文艺阵地》在上海秘密出版<br>    四、《日本的间谍》事件<br>    五、向苏北抗日根据地开展业务<br>    六、大众书店创建经过<br>    七、“孤岛”的沦陷<br>    八、“正泰”贸易机构的建立<br>    九、“孤岛”沦陷后的岁月<br>    第九章  韬奋逝世,全国人民同声悲悼<br>    一、与死神搏斗中犹念念不忘国事<br>    二、临终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br>    三、隆重的追悼,悲愤的控诉<br>    四、永远活在人民心中<br>    五、民主战士,出版模范,永垂史册<br>    第十章  建立新出版业统一战线,为维护出版事业的正当权益而奋斗<br>    一、联合同业,建立新出版业统一战线<br>    二、成立新出版业联合总处,创办联营书店<br>    三、为维护新出版业权益而组织联合行动的成就<br>    四、组织新出版同业参与民主运动<br>    五、直接参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外斗争<br>    六、组织联营书店的经验及其历史意义<br>    第十一章  抗战胜利前夕的探索和准备<br>    一、在上海为书店的恢复做准备<br>    二、在重庆召开干部会议,探索生活书店的战后大计<br>    三、成立内地区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内地工作<br>    四、探索三店合并,试办联合生产部<br>    第五编  与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合并组成三联书店,迎接历史新任务<br>    第一章  抗战胜利,生活书店在上海复业,三店发行合并开始<br>    一、根据党的指示,三店重订合并部署<br>    二、上海生活书店重新开业<br>    三、审时度势,转变战略<br>    四、保存实力作持久战<br>    五、冲锋陷阵的战斗<br>    六、第三线的工作<br>    七、活跃于海上的解放区贸易<br>    第二章  三店联合发行机构的迅猛发展<br>    一、重庆三店合并,发表告三店同人书<br>    二、联合发行机构在国统区和解放区的发展<br>    第三章  生活书店重回香港<br>    一、开业前的准备时期<br>    二、门市部开业<br>    三、总管理处迁港后的编辑、出版工作<br>    四、创办《大众文艺丛刊》<br>    五、《店务通讯》复刊<br>    六、创办持恒函授学校<br>    七、筹建韬奋图书馆<br>    第四章  黎明前的黑暗与迎接解放的准备<br>    一、国统区三店联合发行机构再遭残酷打击<br>    二、总处迁港,上海分店被迫结束,转入地下<br>    三、薛、陈被捕事件<br>    四、进入调查工作<br>    五、从长夜到破晓<br>    第五章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完成合并过程,迎接历史新任务<br>    一、三店完成合并过程,正式建成三联书店<br>    二、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明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指明今后工作方向<br>    结束语<br>    附录<br>    一、生活书店大事记编年<br>    二、生活书店图书目录<br>    三、生活书店总管理处、分支机构及化名、副牌单位一览表<br>    四、生活书店与人合作经营单位一览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