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媒推动下的传统文化热
2006年末的一天,在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外面,成百上千的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不明情况的行人,可能误以为自己看到的场面是某位娱乐明星的观众见面会。可是仔细看就会发现,排队的人中有很多中老年人,另外还有坐着轮椅的人士。其实,这是一场作者签名售书的活动,这么多人都是为了得到《于丹(论语)心得》一书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主任于丹教授的签名而来。签售活动持续了9个小时之久,据称一共签售出12600本。这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不过,几个月后这个纪录就被于丹本人打破,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的《于丹(庄子)心得》的新书签售活动持续到晚上9点左右,10个小时共签售15060本书。
短短半年时问之内,于丹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的《于丹(论语)心得》销售超过300万册,《于丹(庄子>心得》也销出了上百万册。这位中国时下走红的畅销书作者声称,她受欢迎应归功于传统文化经典与传媒的结合。于丹并不是唯一因为写作传统文化读物而受到欢迎的作者,与她有相似经历的还有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北京社科院研究员阎崇年等人。目睹阎崇年新书《清宫疑案正解》发布现场的人,也很容易以为这是娱乐明星的见面会,不仅有人献花,甚至还有女画家特地从河南赶来向他赠送国画。
而在于丹之前,易中天被认为是最走红的明星式作者,根据他的电视讲座写成的《易中天品三国》一书尚未问世就获得令人瞠目的印数和版税。一时之间,易中天成为炙手可热的文化人物。
易中天也曾多次制造签售神话。同样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举行的《易中天品三国》(下)一书的签售活动,有的读者凌晨4点多就赶来排队。早来的读者中有一位大学生,去年在北京图书大厦的签售现场没有见到易中天,因此这次和两位朋友早早来到现场排队,志在必得。易中天在6个半小时里签出了7280册书后,因“身体吃不消”而不得不离场。也就是说,平均3.21秒他就签售出一册。
易中天、于丹、阎崇年等人的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曾在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0的“百家讲坛”栏目做电视讲座,并因而获得巨大的知名度。五年之前,这个节目的收视率几乎为零,2004年3月阎崇年被邀请去录制讲座节目时,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节目。但由于推出了一系列成功的传统文化讲摩,如今“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已攀升至中央电视台的第二位,成为知名度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现在很多学者、教授希望能够到该节目中主讲。在2006年12月号《当代中国画报》中,“百家讲坛”栏目入选2006年中国十大新闻事件。评委会对“百家讲坛”的推介词是:“民众文化需求的增强,是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结果。学者通过电视传播文化,有利于推动和谐文化的建设。”
在走上“百家讲坛”之前,易中天等人知名度有限,普通读者更不知道他们是何许人也。但在电视讲座中露面之后,他们纷纷成为文化名人。易中天、于丹等人都强调,他们的成功源于经典的力量,但也表示,现代传媒手段帮助他们走向成功。对传播学有深入研究的于丹说:“经典是经得起不断被重读的,在传播中完成解读,在解读中实现价值。”观察一下易中天的成名经过,不难发现,正是借助电视这个平台,他独具个人特色的讲演方式才赢得无数拥趸。他讲述的是传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但是通过他生动有趣的讲解方式,严肃的历史被披上了“时尚”的外衣,因而获得大众青睐。虽然也有不少人对易中天、于丹等人“学者明星化”表示异议,但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学术明星”的电视讲座和通俗易懂的图书,重新唤起了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百家讲坛”主讲们的讲稿变成《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等书出版之后,都成为发行数十万册、甚至数百万册的畅销书,并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在网络上,“百家讲坛”和它的明星般的主讲人也是人气极高的话题。可以说,这是…波由现代传媒推动产生的传统文化出版热。
在“百家讲坛”推出的一系列畅销书的带动下,中国新近出版的图书中传统文化类成为主流。很多图书部是以通俗的方式解说中国历史,汉朝、唐朝、宋朝、明朝等叨朝历代都成为解说对象。此外,解说传统文化典籍的著作也不在少数,《论语》、《庄子》之外,《老子》、《易经》等也成为热门的谈论对象。但是,行内人士和读者也发现,这些新书质量良莠不齐,出现泥沙俱下的情况。有关人士认为,能被读者记住的,将是那些既忠于史实或原著,又写得通俗、生动的图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