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化社会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033121
  • 作      者:
    司马云杰著
  • 出 版 社 :
    山西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司马云杰,男,1939年11月生,河南清丰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大道运行论》、《绵延论》、《盛衰论》、《心性灵明论》、《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价值实现论》及《文艺社会学》、《文化社会学》、《中国文化精神的现代使命》o其中《文化社会学》获1987年度中国图书奖、第二届北方15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一等奖;《文化价值论》、《文化悖论》获第六届北方15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大道运行论》获第十届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文化社会学》是关于研究“文化社会学”的专著,具体包括了:一个长期争论的概念、文化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文化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古典文化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几个主要学派的文化社会学思想、马克思主义文化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文化社会学》:
  真正用心理解释人类文化现象并形成一种理论体系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反实证主义的思想家。心理论的主要理论有“族体心理学派”、“弗洛伊德主义”,其他像“符号互动论”、“存在主义”、“现象主义”也有类似的观点。弗洛伊德主义者用人类的“本能”、“潜意识”解释文化现象,认为各种社会文化现象都是建立在“色情”、“性欲”的基础上的,甚至连农夫耕种土地也象征着母性受精的行为,这无疑是荒唐可笑的。族体心理学者从个人心理出发研究民族文化的特性,从不同民族个体的早期经验(如喂奶、教育等)推导整个民族文化的模式。符号互动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乔治·米德(G.H.Mead)的个体心理学。符号互动主义者认为,社会是由个人或集团通过有意义的符号的互动组成的,这种符号就是文化;不同的符号构成一种象征的体系,使社会秩序得以维持,并使人们得以正常地进行交往活动,存在主义、现象主义的理沦来源比较复杂,但也多是从个人的存在及人的本质来揭示文化的性质的。心理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在认识文化的个性及其具体社会作用方面,较之功能论有其深刻性,但它们的理论是建立在个人心理基础上的,因而往往忽视了整个社会群体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这一点上,心理论者还不如功能学派的杜尔克姆等人。
  关于西方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学派的观点,如“传统论”,从20世纪30年代的新批评派到50年代的芝加哥学派,都是强调文化历史传统因素研究的;又如“反文化论”,从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到五六十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都是极力主张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进行全盘否定和批判的。
  西方文化社会学不仅在方法论方面形成了各种模式,而且在长期发展中还形成了一套具体的研究方法,如实地考察、抽样调查、统计分析、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等。为了进行文化理论研究,还发展出了一套文化社会学的范畴概念和术语,如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区、文化层、文化积累、文化接触、文化冲突、文化适应、文化变迁以及文化模式、文化类型、文化形态等等,这些概念和术语都表示着特定的含义。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西方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呢?从功利观点来看,西方文化社会学无疑是为近现代经济体系及社会制度服务的,但我们对两方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也不应该采取完全排斥的态度.而应该对它们进行具体的分析。因为对文化的研究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过程,尽管西方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各种各样的片面性,但也包含着各种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例如,虽然19世纪的那些实证论者和进化论者的文化社会学观点本质上是机械论的,但在巫术、星相之说尚很盛行,除少数先进人物外的大多数人普遍处在愚昧和偏见状态的时候,他们为研究原始民族和古老民族的文化的产牛和发展,做实地调查,收集事实证据,进行比较研究,以新的观点认识世界,接近现实,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这些应当说有积极、进步的意义。20世纪以来,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也给文化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从功能论发展为结构主义就是这方面的表现。结构主义对文化所作的多层次的相关分析,虽然没有脱出自然主义、经验实在论的文化思想窠臼,但也对我们认识文化的整体性有不少启示。甚至一些主观主义的文化社会学流派的理沦,对于我们研究理解文化价值、意义的发生及主体性,也有可借鉴之处。即使像弗洛伊德主义的本能论,除了它的夸大之词外,也仍然有着一定的合理成分。至于说西方文化社会学所发展出来的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工具性的,谁都可以用。究竟用哪一种工具,这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需要进行选择。范畴、概念和术语是为了表述理论而创造的。在西方文化社会学中,有些范畴、概念和术语是为了表示特定的理论观念的,如文化进化、文化中心等。这些概念和术语在研究现代社会文化时已经失去理论意义,我们自然可以弃而不用;有些概念和术语虽然含有机械、主观的成分,如文化丛、文化圈、文化区、文化模式等,但只要我们给予重新解释和界定,仍然可以在研究中加以使用。至于像文化接触、文化积累一类的概念和术语,只表示一种过程,我们在研究中沿用它们并无什么妨害。
  由此可见,文化社会学有各种各样的理论与方法以及说明这些理论方法的范畴、概念和术语,而这些理论和方法,有的是社会学家、文化人类学家从分析各种社会结构和文化情境中得出的一般结论,也有的是文化哲学家、社会历史哲学家运用不同的范畴阐述的文化社会学思想,其中的缺点、错误是显而易见的,但各种创见自有可借鉴之处。《文化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吸收这些理论、方法上的创见进行批判性的综合,把人类社会和文化放到广阔的历史背景上,研究它的发展规律及社会功能。这种研究不是孤零零地分析各种文化现象,而是把各种文化现象看成是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世界,在不同国家民族参与的社会层面、历史层面、情境层面上,看它们是如何演进及发挥功能的。但《文化社会学》又不是文化哲学或社会历史哲学,它不是要和大道哲学那样要建立广大悉备的思想体系,也不负有这方面的责任,其主要任务是批判性地介绍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如果这个任务完成了,它也就算完成使命了。
  ……
展开
目录
第四版序言
修订版序言
再版前言
第一版自序

第一章 绪论——什么是文化
一 一个长期争论的概念
二 文化的社会学含义
三 文化的定义
四 文化诸现象

第二章 文化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
一 文化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二 文化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三 文化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 文化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西方古典文化社会学(综合社会学时期)
一 古典文化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 古典文化社会学的几位先驱人物
三 古典文化社会学的几个流派
四 从达尔文到摩尔根

第四章 文化社会学学科的确立(从综合社会学到文化社会学)47
一 世纪交替中的社会学
二 文化社会学学科的确立
三 几个主要学派的文化社会学思想

第五章 西方现代文化社会学(新的综合时期)
一 文化社会学与现时代
二 转向个人和心理的浪潮
三 现代进化论的兴起
四 现代文化社会学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社会学
一 马克思作为人类文化的继承者
二 马克思的文化社会学思想
三 马克思主义文化社会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七章 文化的起源、积累和突变
一 文化的起源
二 文化的积累
三 文化的突变
四 文化悖论

第八章 文化·自然·生态——文化的生态系统
一 何谓文化生态系统
二 陆地河流海洋
三 村落文化的生态分析
四 城市文化生态的多变量关系
五 没有平衡,就没有永恒

第十三章 文化冲突
一 文化冲突的性质
二 文化分化
三 文化整合
四 文化适应

第十四章 文化变迁
一 何谓文化变迁
二 文化变迁的动因
三 文化变迁的规律
四 文化变迁的周期
五 文化变迁的意义

第十五章 文化控制
一 文化控制的性质
二 文化控制的社会机制
三 文化控制的子系统
四 文化控制的意义

第十六章 文化与社会化
一 何谓人的社会化
二 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教化比较
三 再社会化与人格的多层次结构
四 社会文化变迁与人格的发展
五 文化的丰富多彩与人格的多种多样
六 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性格

第十七章 文化与文明
一 文明的含义
二 文化与文明
三 通向现代文明的不同道路

第十八章 文化与生活方式
一 何谓生活方式
二 文化与生活方式
三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

第十九章 文化与现代化
一 何谓现代化
二 文化与现代化
三 文化与经济改革
四 文化与城市建设
五 文化与科学技术应用
六 文化与社会管理
七 文化与现代人

第二十章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新的综合
一 西方文化的魔力与中国文化的魅力
二 西方文化的东移与中国文化的重建
三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新的综合
附录 我写《文化社会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