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调查》以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为背景,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的市民化进程为主线,借鉴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在对发达国家转型时期的农民市民化问题、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化问题以及拉美国家的“转型陷阱”和发展实践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为主要研究区域,以该区域的农民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多层次、多视角的访谈,系统的问卷调查,多类型的统计建模,对我国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探索。
课题的主要调查工作开始于2006年6月,共进行了上百次的访谈调查和10000多份的问卷调查。以此为基础,作者运用多种方法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了“刘易斯模型仅能解释第一阶段的中国农村人口转移或迁移,而刘易斯‘拐点’并不会自动到来”;“农村劳动力分散型和多层次的转移模式具有良好效果”;“‘中间化’的城市化道路能较好地适应长三角的区域特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民工管理与服务中应各司其职”;“在农民工管理和服务中,地方政府之间的治权交易能起到较好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等观点。最后,作者指出,农民工因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而产生,也将随着转型期的基本结束、我国进入一个成熟的现代经济与社会而最终完成其历史使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