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554282
  • 作      者:
    徐康明著
  • 出 版 社 :
    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是根据作者徐康明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对中缅印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亚洲一太平洋战线上的战略地位和中国远征军在中缅印战场上的主力军作用的长期研究,自2005年10月历时一年多,对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国远征军战史》一书进行全面修改和增补完成的新著。《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记述了1942年至1945年在中国,缅甸,印度战场上,以中国远征军为主的中、美、共盟军,抗击日本法西斯军队侵略的历史。
展开
作者简介
  徐康明,1943年生,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75年起任教于云南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世界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日本现代史和东亚国际关系史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论著有《世界现代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国远征军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论反法西斯盟国的对日作战——二战史论文选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等。现为云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西南分会会长、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现代史分会会长。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百多年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同时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举足轻重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世界各国特别是亚太国家对此都十分关注和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亚洲地区,有中国战场与太平洋战场两大战场,而这两大主战场的结合部即为中国、缅甸、印度战场。中国远征军在中、缅、印战场上与美、英盟军并肩作战,既是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太平洋战争东南亚战场的直接组成部分,是中国军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一系列重大贡献之一。
  《中缅印战场抗日战争史》第一次全面、完整地记述了1942年至 1945年间,在中、缅、印战场上,以中国远征军为主的中、美、英盟军及缅甸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军队侵略的历史,全书配有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作战示意图。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亚太地区风云紧急
第一节 日本侵华的困境和南进战略的实施
一、日本侵华的困境
二、日本的战略重点由北进转为南进
三、日美矛盾的加剧
四、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第二节 中国抗战的主要国际通道
一、云南在中国抗战全局中的战略地位
二、滇越铁路在抗战前期的作用
三、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主要国际通道
第三节 暴风雨到来之前的缅甸
一、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与缅甸人民的反英斗争
二、战前日本在缅甸的间谍活动
三、英国政府对缅甸的僵硬政策
第四节 同床异梦的盟友
一、美国援华抗日的目的
二、中英商讨共同保卫缅甸的计划
三、中美英联合军事会议
四、盟国中国战区的建立

第二章 缅甸防御战中的中国远征军
第一节 日军侵缅和英军的溃败
一、缅甸的战略地位与日军的侵缅计划
二、昆明和仰光空战中的美国飞虎队
三、日军轻取缅南,英军接连败退
第二节 中国远征军入缅参战的波折
一、英方阻挠中国远征军及时入缅布防
二、中国远征军的指挥权问题
第三节 同古保卫战
一、第200师深入缅南,接防同古
二、皮尤河前哨战初战告捷
三、第200师坚守同古,重创日军
四、成功突围,安全转移
第四节 平满纳会战的夭折
一、中国远征军与侵缅日军的会战计划
二、新22师在斯瓦河一线阻击敌军
三、中国远征军被迫放弃平满纳会战
第五节 仁安羌大捷
一、新38师卫戍曼德勒
二、西线英军主力被围仁安羌
三、第113团奔袭仁安羌解救英军
第六节 东线的崩溃
一、东线是中国远征军防御的薄弱环节
二、中国远征军高层的争论和决策混乱
三、第200师收复棠吉
四、日军长驱直入,奔袭腊戍
第七节 中英联军全线败退
一、西线英军抢先向印度撤退
二、东线中国远征军第6军撤至滇南
三、中路第5军主力经野人山艰难撤退
四、第200师突出重围,戴安澜师长壮烈牺牲
五、新38师保持完整建制退入印度

第三章 云南由大后方变为最前线
第一节 腾龙边区的沦陷
一、日军接连攻占畹町、芒市、龙陵
二、军政官员畏敌潜逃,滇西重镇腾冲沦陷
第二节 惠通桥阻击战
一、日军进抵怒江,滇西战局危急
二、千钧一发的惠通桥阻击战
第三节 怒江对峙局面的形成
一、第11集团军向怒江西岸的反攻
二、检讨滇缅之战,巩固怒江防线

第四章 中美英反复商讨反攻缅甸计划
第一节 1942年中美英对反攻缅甸计划的折冲
一、中美英对反攻缅甸的不同战略考虑
二、史迪威和中国军令部提出的反攻计划
三、中美英对反攻缅甸计划的磋商搁浅
第二节 从卡萨布兰卡会议到“三叉戟”会议
一、卡萨布兰卡会议和“安纳吉姆”方案的重新确定
二、 “三叉戟”会议以“茶碟”计划取代“安纳吉姆”方案
第三节 从魁北克会议到开罗会议
一、在魁北克会议上对反攻缅甸计划的争论
二、开罗会议前后反攻缅甸计划的变更

第五章 中美英反攻缅甸的各项准备
第一节 中国驻印军的编练
一、史迪威在印度组训中国军队的计划
二、中国驻印军在蓝姆伽练成精兵
三、蓝姆伽训练期间的中美矛盾
第二节 中国远征军的组训
一、第11集团军加强训练,充实力量
二、在云南编练和装备Y部队
三、中国远征军的组建
第三节 “驼峰”航空线的开辟
一、危急时刻的战略决策
二、艰难险阻从头越
三、在反攻进程中发展壮大
四、中国战场的“空中生命线”
第四节 中印公路的修筑
一、中印公路的筹建
二、筑路的艰苦历程
三、中印公路建成通车

第六章 滇西敌后军民的抗日斗争
第一节 腾冲爱国军民站在滇西抗战前列
一、李根源先生号召抗日救国保乡
二、预备第2师在腾冲的战斗
三、第36师在腾冲的战斗
四、大义凛然的腾冲抗日县长张问德
第二节 龙陵、潞西地区的游击战
一、龙潞区游击支队的建立及其初期活动
二、龙潞区游击支队第二次西渡怒江后的战斗
三、腾龙人民自卫游击总队的活动
第三节 滇西边境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
一、泸水人民的抗日斗争
二、盈江人民的抗日斗争
三、阿佤山区军民的抗日斗争

第七章 日本军事占领下的缅甸
第一节 日本对缅甸的军事殖民统治
一、日本在缅甸的军事殖民统治政策
二、日本占领军对缅甸人民的奴役和掠夺
三、泰缅“死亡铁路”的修建
第二节 缅甸人民的抗日斗争及日本导演的缅甸“独立”
一、我缅人协会和缅甸共产党的抗日活动
二、日本占领军一手操纵的缅甸“独立”
第三节 日军在缅甸防务的加强
一、日军缅甸防线存在的问题
二、日军成立缅甸方面军以加强防御

第八章 中国驻印军横扫缅北日军
第一节 扫荡胡康河谷
一、反攻缅北之前的敌我双方态势
二、中国驻印军的反攻作战计划
三、新38师在于邦的包围与反包围之战
四、新22师攻克孟关
五、瓦鲁班大捷
六、越过坚布山隘路
第二节 进军孟拱河谷
一、敌我双方在孟拱河谷的部署
二、陆空协同攻克英开塘
三、奇袭西通,围攻加迈
四、攻克孟拱城
第三节 中美联军攻克密支那
一、中美混合突击支队长途奔袭密支那
二、突袭密支那机场
三、密支那城郊的争夺战
四、密支那市区的攻坚战
第四节 新1军收复八莫、南坎
一、中国驻印军休整扩编,侵缅日军收缩战线
二、新38师攻克八莫
三、新30师收复南坎
第五节 英军配合缅北反攻的作战
一、缅北是盟军与日军首先争夺的战略要地
二、深入缅北敌后作战的英军突击队
三、英军击退日军对英帕尔的进攻

第九章 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失地
第一节 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
一、怒江前线敌我双方的态势
二、第20集团军强渡怒江,仰攻高黎贡山
三、第11集团军渡江向龙陵、芒市攻击
第二节 惊心动魄的松山攻坚战
一、松山的险要地位与日军的防御部署
二、第71军新28师等部攻击松山受挫
三、第8军连续6次围攻松山
四、用大爆破攻克松山主峰子高地
五、扩大战果,全歼顽敌
第三节 第20集团军围攻腾冲
一、日军在腾冲的坚固防御与第20集团军的攻击部署
二、攻克腾冲外围各高地
三、突破坚固的城垣阵地
四、惨烈的城区争夺战
第四节 第11集团军争夺龙陵
一、第71军第一次攻击龙陵
二、击退腾芒援敌。再次围攻龙陵
三、击退芒市敌军反扑,三次围攻收复龙陵
第五节 收复滇西全部失地
一、围攻平戛
二、收复芒市、遮放
三、进军畹町,将敌军彻底驱逐出国境
第六节 缅北、滇西反攻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
一、缅北、滇西反攻战役的辉煌战果
二、缅北、滇西反攻战役胜利的原因
三、缅北、滇西反攻战役胜利的影响

第十章 中美英三大盟国在中缅印战场的全面胜利
第一节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
一、追歼滇缅边境残敌
二、在芒友举行盛大的会师典礼
三、在畹町举行中印公路通车典礼
四、中印公路和中印油管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驻印军扫清缅北之敌
一、新1军攻克新维、腊戍
二、第50师攻克南渡、西保
三、中国驻印军凯旋归国
第三节 英军在缅甸的反攻
一、英帕尔之战后的英、日两军态势
二、英、日两军争夺敏铁拉
三、英军收复曼德勒
第四节 缅甸人民的反日武装起义
一、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建立
二、缅甸人民反日武装起义的胜利
第五节 侵缅日军的溃败和缅甸全境的收复
一、侵缅日军的彻底溃败
二、缅甸反攻战役取得最后胜利
附录
一、中缅印战场上的我、友、敌军指挥系统
二、中国远征军中缅印战场对日作战大事记
三、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显示部分信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