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br><br>第一编 中国近代的法律思想及其演进<br>第一章 洪秀全、洪仁玕与中国思想的近代转型<br>一、 农民的“天法”——洪秀全的法思想<br>二、 中国法思想的近代转型——洪仁玕的法思想<br>三、 太平天国思想的近代意义<br><br>第二章 早期改良派的法律思想<br>一、 学习西方,力求全变的变法思想<br>二、 “重商”、“恤商”的经济立法思想<br>三、 革新政治,开设议院的君主立宪思想<br>四、 反对侵略,维护主权,参用中外进行法制改革的思想<br><br>第三章 梁启超的法治思想<br>一、“法治主义为今日救时唯一之主义”<br>二、“法治主义言之成理,最少亦须有如现代所谓立宪政体者以盾其后”<br>三、“法治之目的,凡以使百姓被其利而已”<br>四、“法不能自立”,“法不能自行”,法治要“辅之以道德教育”<br>五、“采西人之法,行中国之意义”或“采西人之意,行中国之法”<br><br>第四章 孙中山与中国法制现代化<br>一、 法治与民主相结合,开创中国政治与法制变革的新时代<br>二、 五权宪法,权能分治,构建法治新框架<br>三、 锐意改革,以民为本,实践法制现代化<br><br>第五章 李大钊的法律思想<br>一、 主权在民的“民彝”法律观<br>二、 再造中国的宪政理想<br>三、 平民主义和社会主义法律观的产生<br><br>第六章 毛泽东与中国法律思想的演进<br>一、 从改良到革命——毛泽东早期法律思想的产生<br>二、 从多元并立到“理想国家”——毛泽东民主主义法律思想的激荡<br>三、 “理想国家”的破灭及向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转变<br><br>第二编 中国近代的宪政革新<br>第七章 清末的宪政改革<br>一、 官制改革与清末行政体制的近代化<br>二、 清末咨议局、咨政院的设立及其性质<br>三、 《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发及其政治法律意义<br>四、 法制改革与司法体制近代化的推进<br>五、 行政权的独立趋向与责任内阁的成立<br>六、 清末立宪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br><br>第八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宪政革新<br>一、 推翻了君主集权的封建专政体制,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br>二、 以宪法大纲的形式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br>三、 在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推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作出了初步探索<br>四、 在建立权力制约与制衡的制度,推进宪政制度的创新上迈进了坚实步伐<br><br>五、 大力倡导法治,推行法制改革,保障司法独立<br>六、 实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br><br>第九章 民初宪政实践与孙中山的宪政理论创新<br>一、 民初宪政实践论略<br>二、 孙中山的宪政理论创新<br><br>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宪政实践<br>一、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的形成<br>二、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宪政实践<br>三、 新民主主义宪政实践的历史意义<br><br>第三编 中国近代的经济立法<br>第一章 清末的经济立法<br>一、 清末经济立法的历史背景<br>二、 清末经济立法的主要内容<br>三、 清末经济立法的特点及作用<br>四、 清末经济立法的历史局限<br><br>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立法<br>一、 南京临时政府经济立法实践的内容<br>二、 南京临时政府经济立法实践的作用及影响<br><br>第十三章 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br>一、 北洋政府经济立法的概况及主要内容<br>二、 北洋政府经济立法的社会影响及其作用<br>三、 北洋政府经济立法的局限性<br><br>第四编 中国近代的刑法、民法及司法制度改革<br>第十四章 清末的刑法改革<br>一、 清末刑法改革的背景<br>二、 清末刑法改革的过程及主要内容<br>三、 清末刑法改革的历史影响<br><br>第十五章 清末的民法改革<br>一、 清末民法高歌的历史背景<br>二、 《大清民律草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br>三、 清末民事立法的近代化意义及历史局限<br><br>第十六章 清末诉讼制度的改革<br>一、 清末诉讼法制改革的历史背景<br>二、 清末诉讼立法的过程<br>三、 清末诉讼制度变革的特点<br><br>第十七章 中国近代的司法改革<br>一、 中国近代司法制度改革与司法近代化之进程<br>二、 中国近代司法改革的名与实<br>三、 中国近代司法改革的意义及启示<br><br>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