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清朝末期中国社会中年轻人的状况
一 引子
二 年轻人的状况
1.没有青年阶层的社会中的年轻人
2.年轻人对于双亲的依存性
3.家族中的年轻人
4.年轻人团体的缺乏
三 约束年轻人的家庭结构
四 规定年轻人状况的社会结构
1.教育和选拔制度
2.职业、家族和年轻人
3.政治系统中的家族组织
第一编 “青年”的诞生(从19世纪后半期到1919年)
第一章 青年阶层的形成
一 引子
二 青年阶层的形成契机:民族危机与教育改革
1.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教育系统的改革
2.作为年龄群体的“青年阶层”的形成
三 家庭约束功能的弱化
1.学校教育与家族制度的分离
2.家庭形态的维持与年轻人离家的必要性
3.中国的“公私观”与年轻人的离家
四 “少年”概念的意义
1.社会对学生的期待
2.梁启超的“少年”
3.作为社会角色的“少年”
4.“少年”论的文化基盘与有效性
第二章 “青年”的确立
一 角色类别:一个视角
二 “青年”的确立
1.“青年”的形成
2.“青年”的确立条件
三“青年”的角色结构
1.“青年”的结构化
2.从角色模型看“青年”的性格
3.“青年”的局限
第二编 年轻的激进主义者(1920年代至1940年代)
引子 问题意识
一 “五四青年”的分裂与青年知识分子的激进化
二 问题所在
1.有关知识分子激进化的种种解释
2.观察问题的视角
第三章 家族主义与年轻的激进主义者
一 从反抗家庭到改造社会
1.青年革命的理由——个人生活史的考察
2.家族主义对于青年的意义
3.从反抗家庭到改造社会
二 家族主义与激进主义
1.家族主义的两义性
2.价值和伦理意识结构中的家族主义与激进主义
3.青年中的共产主义倾向
第四章 “激进青年”的存在条件
一 角色期待、奖惩与“激进青年”
1.角色期待与奖惩的功能
2.来自社会的支持
二 规范、政治、法律和军事的多重空间
1.家族
2.学校
3.外国租界的存在:上海的例子
4.共产党的根据地和解放区
三 从论争看年轻的激进主义者的两难情境
第三编 “革命青年”(1949~1976)
引子 “青年”的社会状况的变化
1.年轻人与家庭之关系的变化
2.1950年代“青年崇拜”的形成
第五章 “革命青年”的形成机制
一 “青年”的意义演变
1.“青年”角色担当者的转换
2.“青年”的深层变化
3.从角色模型看“革命青年”的角色规范
二 青年知识分子的转向
(一)既有的研究
(二)“青年”的一贯性与青年知识分子的转向
(三)价值观的变化与青年知识分子的转向
(四)“激进青年”存在条件的消失
1.政治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统一
2.对青年的管理及制约的制度化
三 政治社会化——“革命青年”的培养系统
1.政治教育
2.学校中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3.培养“革命青年”的社会条件
四 “革命青年”的地位与角色表演
1.“革命青年”的双重性格的育成
2.围绕出身问题的矛盾和紧张
3.“年轻人压制”的再形成与青年地位的下降
4.“革命青年”的角色表演
第四编 “青年”的解体(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
第六章 “青年”的解体
一 “青年问题”及其在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含义
二 “革命青年”、“现代青年”和“自由青年”
1.“青年”的三个类型
2.年轻人的非“青年”化
三 “青年”解体的机制
1.“青年”的解体
2.“青年”解体的机制
第七章 年轻人与“青年”——代结论
一 关于“青年”
二 关于“青年”的主角
三 学生运动与“青年”
四 “青年”角色与“孩子”角色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