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social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a village in northern anhui, China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45195
  • 作      者:
    韩敏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关于现代中国的代表性民族志之一。这部富有安定感并耐人回味的民族志的诞生,主要来自于作者遵循了在长期的田野调查中进行扎扎实实地参与观察的社会人类学基本原则。本书通过细腻的描述,在弥补了华北地区基于定点观察的民族志的不足的同时,还通过安徽李村的事例分析,阐明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及文化在步入社会主义制度后的变化过程。此外,本书的另一个独到之处是,作者在日本掌握了在欧美发展起来的社会人类学方法,这种方法除了忠实继承欧美人类学重视理论构筑之外,更尊重对事实本身的强烈关注和记述,故本书在许多方面也体现了日本人类学的特色。
展开
作者简介
  韩敏,1993年获得东京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1995年开始历任东洋英和女学院大学讲师、副教授。2000年至今在日本人类学最高研究机构——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任副教授及博士生导师。2002年3月至2003年1月,作为日本文部省在外研究员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作学术考察。研究方向:(1)汉族的民族志研究。考察家族、女性角色、民间信仰等问题,是《生机的大地——中国风水思想及实践》(2000)的编者之一。(2)旅游人类学。在湖南、云南等地考察旅游现象的生成,是日本第一部旅游人类学教科书《观光人类学》(1996)的执笔者之一。(3)革命记忆的人类学研究。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主持了“中国的社会变化和再构筑——革命的实践和表象”课题组。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是建国后关于皖北农村社会巨变的第一部民族志专著,也是关于汉族农村社会最翔实的人类学民族志之一。作者以李家楼的李氏宗族为主线,展现了清末、民国、毛泽东时代及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迁。通过对近三百个人物的采访及其口述,生动地记述了不同的性别、年龄、阶级成分、社会地位的人对革命和改革的政治动员所作出的回应。本书追踪并揭示了有六百年历史的李氏宗族的延续和复兴的机制,并通过与其他地区的比较,重新诠释了中国的宗族类型。书中也讨论了土地所有权、权力结构、婚姻和姻亲关系、礼物交换、基督教复兴等内容。这个多维度的李村民族志,为革命后的中国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和新的理论角度,也有助于广大读者对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的理解。
展开
精彩书摘
    华南型宗族是以福建、广东为代表的宗族(Freedman 1958;Baker1968;Potter 1970)。这一类型宗族的特征是宗族拥有大量的共有土地或其他形式的物质财产,而且这些物质财产是凝聚其成员的必要条件。因此,华南的宗族对宗族内部的家庭产生重大影响。
    长江下游型宗族(Beattie 1979; Ebrey 1983;Hazelton 1986)也被伊沛霞(Ebrey)称作桐城型宗族。长江下游的宗族特征之一是宗族拥有少量的公田,仅可满足一年一度的祭祖仪式以及维持祠堂和墓地的花费。这是与华南宗族的最大区别。长江下游型宗族的第二个特点是,宗族活动是以文人和官僚的精英为核心展开的。在宗族内部,编撰族谱、支谱的责任主要是由宗族内的文人和官员以及他们的直系后代来承担的。
    华北、西北型宗族以纳奎因(Naquin 1986:210-244)研究的河北省永平县的王氏和罗斯基(Rawski 1986:245-273)研究的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的马氏为代表。这类宗族的主要特点是它们是非社团化的,他们缺乏强大的宗族,甚至没有祠堂和祭祖用的祭田。虽然他们拥有墓地和族谱,但是墓地的开辟与族谱的编撰看起来并不是宗族集体行动的结果。他们关心的主要是关系和地位,而不是资源。他们的宗族认同来自于族谱的继嗣关系、共同的辈字,有时也来自于共同的墓地。
    武雅士与哈扎尔顿两位学者的宗族分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首先,他们都看到了汉人社会宗族因其规模、内部结构、财产运营等不同而产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两者都把在广东与福建的宗族作为最具有宗族特征的第1类型。在第2类型中,与武雅士不同的是,哈扎尔顿强调了文人和官员的精英在宗族活动中的作用。武雅士和哈扎尔顿的宗族分类的最大区别是,前者认为第2类型和第3类型的宗族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没有地域性。而哈扎尔顿则指出了强调了宗族类型的地域性,并以地区来命名宗族类型。
    在笔者看来,就本书的研究相对而言,两者的分类似乎都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框架,但却不能很好地解释皖北的宗族。按照武雅土的分类,本书的研究对象皖北李氏宗族具备所有的九个特征,似乎应该属于第1类型,即广东一福建的宗族典型,但实际上皖北的宗族与华南的宗族在宗族公田的规模和经营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李氏宗族虽然有公田,但是很少,仅104亩,那是为了每年的祭祀开基祖而设。武雅士仅仅根据是否拥有公田来区分宗族类型,而没有注意到公田的规模和公田运营方式的区别。
    在这点上,哈扎尔顿除了根据是否拥有公田将华北、西北型宗族与华南型宗族、长江下游型宗族中区分开之外,还根据公田的规模和用途又将长江下游型宗族从华南型宗族中区分开来。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动态的、更有效的分析框架。然而,按照哈扎尔顿的分类,地处皖北的李氏宗族从它的宗族特征来看应属于长江下游型宗族。哈扎尔顿的宗族类型的局限性在于它的地域性。
    皖北的宗族,包括本研究中的李氏宗族,与哈扎尔顿分类中的第2种类型相似。李氏宗族作为一个整体,有它自己的族谱、从开基祖到开基祖的儿子及其孙子、前三代祖先的墓地、以及辈份命名体系。到土改为止,李氏宗族的各房代表每年都要聚集到开基祖定居的村子——老庄子,一起祭拜他们的祖先。为了支付一年一度的祭祀、维护祠堂和墓地所需的费用,他们将104亩土地作为公田。由于这块土地仅仅用于支付年度祭祀的费用,因此它通常不会被出租。皖北宗族公田的规模和经营目的与广东的宗族公田迥然不同。在广东,宗族是一种法人式的集团,他们通常拥有大量的公田,他们的成员是作为佃户在这些公田上耕作的。根据陈翰笙的报告,广东省35%的耕地即42 00万亩的耕地为各个宗族所拥共有(陈1936:35)。广东省的大部分农民都是作为佃户在他们隶属的宗族公田上生活着。
    ……
展开
目录
中文版自序
导论
一、主题概述
二、中国农民研究的历史回顾
三、本书的意义
四、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章 萧县和李家楼概述
一、黄河故道
二、李家楼的经济与社会特征
三、萧县和李家楼的教育
第二章 晚期帝国时期(1369—1911年)的李氏宗族
一、李氏宗族与中国宗族的三种类型
二、洪洞传说:明朝的大规模人口迁徙
三、开基祖和老六房
四、李遥巴(J2)和七个后期分支——小七房
五、李氏宗族的整合与延续
1. 李氏宗族的分布
2. 墓地、土地、祠堂和年度祭祀
3. 族谱
4. 官僚和文化精英——李氏宗族带头人和推动者
第三章1912—1949年间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
一、李家楼的五个“院”
1. 创业:李广应(N3)和他的三个儿子
2. 分家
二、科举制度废除后三个“院”的社会流动
1. 后院
2. 前院
3. 西院
三、村庄生活的经济基础
四、家庭及其构成
1. 家庭的分类
2. 居住和生活方式
3. 传宗接代
4. 家长的地位
5. 女子的地位
6. 财产继承
7. 虚拟收养
五、村庄内外的政治
1. 民国时期的保甲
2. 日本侵华期间
第四章社会主义集体化中的李家楼
一、土地改革
1. 建立新型行政机构
2. 划定阶级成份
3. 斗地主
4. 实现“耕者有其田”
二、集体化运动的第一步
1. 互助组
2. 初级社
3. 高级社
4. 供销社的成立与社会流动
5. 统购统销
三、社会主义集体化的“大跃进”
1. 人民公社的建立
2. 天灾还是人祸
3. 人命关天的一封信
4. 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四、农村地区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变迁
1. “文化大革命”
2. 学雷锋和学大寨
五、集体时代的组织
1. 三级核算
2. 干部与社员之间的委托一代理关系
第五章 家庭生产责任制下的李家楼
一、始于安徽省的家庭生产责任制
二、地方政治的变化
1. 行政改革
2. 干群关系的变化
三、经济变迁
1. 家庭生产责任制下的集体经济
2. 科学种田和机械化的普及
3. 从单一的粮食生产走向多元化经济
四、新经济体制下宗族的重建
第六章 性别、婚姻和姻亲关系
一、从提亲到结婚的诸过程中,嫁方与娶方交涉模式的变化
二、嫁女与娶妻:婚姻支付关系的变化
1. 1930-1980年间高额嫁妆的基本模式
2. 嫁女者优越于娶妻者的新模式
三、婚姻模式的变迁机制
1. 1980年以来收入的增长和消费观念的改变
2. 妇女劳动力价值的提高
3. 性别比的不平衡
4. 年轻一代消费观念的变化
5. 信贷劳动力交换中的姻亲关系
四、婚姻市场的受害者
五、外来妇女和妇联
第七章 改革开放后皖北基督教的发展
一、基督教的历史与现状
二、教堂、聚会中心和家庭聚会点
三、宿县地区基督教的传教方法
四、基督教徒快速增长的原因
1. 宗教政策的改变
2. 经济改革和人民公社的解体
3. 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信仰的比较
五、基督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八章 仪式的复兴与族亲和姻亲网络的重建
一、族亲和姻亲之间的礼物交换
1. 礼物交换的传统
2. 集体时代的礼物交换
3. 家庭生产责任制下的礼物交换
4. 作为社会保障机制的礼物交换
二、重续族谱蔚然成风
三、为三百年前小七房的始祖重立墓碑
结 论
一、社会与文化结构有延续性吗
二、如何评价集体化和去集体化的影响
三、变化中的妇女地位
四、他们对未来的叙述
附录一 田野工作
附录二 本书的人物简介
索引
人名索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