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社会学家茶座.总第23辑(2007年第6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9043601
  • 作      者:
    张立升主编
  • 出 版 社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阅读引擎
    孔子最大的悲剧,不仅在于他的学说是春秋战国时代政治上的输家,更在于他所开创的儒学,后来被用来装点韩非所描述的那套血淋淋的国家理性。自此以后,儒家学说基本上是在君主专制的大一统政治格局中展开。难道儒家中就没有宪政精神吗?
    薛涌:打捞失落了的古代共和传统
    传统上,对于地位下降,人们集中于探讨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即造成社会动荡、社会不稳定、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等。而帕金却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下降流动也可以因为缓冲带的机制而转化为社会稳定。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沿着这个思路考虑,我国当前可以探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缓冲带”机制有哪些呢?
    李强:帕金的“文化缓冲带”思想与中国的“社会缓冲带”
    窃以为张爱玲对男女关系的这种理解,远比李安那种甜腻腻的粉饰太平——“人性无所不在”,更为深刻,也更为真实。《色·戒》里,张爱玲写出了胡兰成对她的感情、她的爱、她的人性的强奸。而李安通过他似是而非的《色·戒》,对张爱玲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强奸。
    卫撄宁:谁之《色·戒》?
展开
内容介绍
    《社会学家茶座(总第23辑)》既有高雅渊博的文章,也有市井的小品;既有学界高人的阔论,也有文坛新秀的陈词。或哀民生,或忧社会,以通俗论学术,内容精辟,不可不读。本期茶座“随笔”栏目以一句《I服了YOU》道出了我国要钱容易办事难的“中国特色”;凤梨罐头会过期,感情会过期,追诉时效也会过期,不《过期》的会是什么呢?大众的“社会”里,出现了《从全民幻想到集体意淫》,《达坂城的姑娘》也随着风儿出去流浪,《中国的文艺何以复兴?》,社会的面试中怎样实现 “录取的公平”?我们“最后的天空”还能维系多久?《色?戒》又成了谁的盘中之羹?《观音寺街的人生百态》说出了历史的变迁,品茶座我们洞明了世事的学问。静心读书,一切尽在不言中。
展开
精彩书摘
    随笔
    唐逸食之美
    “文革”前不久,我偶尔到宣武门内的烤肉宛吃饭,坐在大厅里,离大门不远。厅内靠北墙有一个颇大的白案子,一位师傅正在烙烧饼。他用擀面杖在案子上敲打的鼓点,引起我的注意。那韵律清脆,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同时,他的脑袋轻轻颠动,两脚也轻轻舞动,那种悠然自得、轻松愉快的劲头儿,着实令人心情一爽。我心里不由升起一种敬意。在我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厨师的工作,那是真正的“艺”!我能感受到,那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现美,把工作不仅当做谋生手段,而且视为美和愉悦的源泉的那种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我相信,他的学艺,绝不仅仅是烹调学校之类的技术教育,而是一种文化传统的传承。
    文化传统并不仅仅是在书本中便可以代代相传的,因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即使诸如对于食物的美感这样仿佛颇细小的生活琐事,也需要在一种未经诋毁和摧毁的文化传统里,在生活经验的传递之中,代代相传。什么食物是美的?我们是怎么养成品尝的直觉的?其实就是在不知不觉间,自幼在妈妈的怀抱中,父兄师长的耳提面命中,在家人、朋友、同事和日常社交的饮食酬酢中,在田间劳作中,在花前月下的低回吟咏中,不知不觉地陶冶而来。一旦毁坏了一种文化环境,那象征一种文化传统对于饮食之美的直觉便会退化为原始的食欲,或饕餮的嗜欲。
    在“吃”的一面是如此,在“做”或“卖”的一面亦是如此。勿论专业的厨师,抑或业余的烹调者,以及自愿的或勉为其难的家庭主妇或家庭副男,他们的手艺的根基,也同样只能是文化传统所陶养出来的直觉。
展开
目录
卷首语
001 王焱 读书与行路
随笔
004 唐逸 食之美
006 刘洪波    I服了YOU
008 赵峰 进入“庸人时代”的知识分子
013 周濂 过期
019 倪志娟 身与言之辨
022 留白 “亲亲互隐”的迷局

社会
026 李强 帕金的“文化缓冲带”思想与中国的“社会缓冲带”
031 陈季冰 质疑在“顺应民意”大旗下政府权力的新一轮扩张
037 倪晓锋 从全民幻想到集体意淫——中国定型化的社会结构
043 韦明铧 达坂城的姑娘(《浊世苍生》续写之十)
050 吴万伟编译 我们对赌博知道多少?

聚焦
游的社会学之眼
056 萧功秦 晋豫之行日记之一
063 唐晓峰 原生态社会——洞庭东山实习札记
069 方刚    台湾社会观察

社会思想
076 薛涌 打捞失落了的古代共和传统
085 陈心想 匪寇的终结

学术圈
090 翟振明 现代性与前卫艺术: 中国的文艺何以复兴?
097 魏强    以运行方式重新审视制度
101 周振鹤    更重要的是录取公平

阅读
109 张杨波    身体的再国家化与去国家化
115 刘统霞    痛失最后的天空

文化
121 卫撄宁 谁之《色?戒》?
126 戈革 人名种种(之二)
131 李乔    说“八娼九儒十丐”

世相
137 高信    商州故人(上篇)
144 赵铁林、黄明芳   观音寺街的人生百态(老北京话城南之十五)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