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费孝通社会思想与认识方法研究:美好社会的世纪求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17869
  • 作      者:
    丁元竹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费孝通近十多年来的三个重要思想,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贡献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关注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中,中华民族在多元互动的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和谐观念及精神,探讨其“三美一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观点与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他的“文化自觉”思想对于中国内部及世界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丁元竹,现任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社会学博士,兼任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和北京大学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曾担任联合国、世界银行等若干国际组织咨询专家。主持国家有关部委委托课题、国际组织课题数十项。曾应邀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演讲。出版专著《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安全网再造》、《志愿服务在中国》、《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社区发展》(合著)、《走向21世纪的社会问题》、《建设健康和谐社会》(主编)、《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与公共服务》(主编)、《问责性、绩效与治理》(主编)、《构建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合著)、《中国2010年:风险与规避》(合著)、《社会发展管理》、China Human Development Repon,social Capital in  Asi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anagement等二十多部。在《人民日报》、《嘹望》、《宏观经济管理》、《社会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Hit。tsubashi Journal of  Economics等报刊发表论文三百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费孝通从他的文化概念和社会学理念得出了建设美好社会的理想,这是社会学在过去28年发展中的一个不能忽视的成果,是社会学发展的崇高境界。这些思想的提出与他能够站在历史和世界发展的高度思考问题不无关系,也说明社会学有能力,也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推进社会发展的学问。正如费孝通自己在20世纪30年代说的,“学问是有用的知识”,“研究在先,政策在后,研究者不能供给正确详尽的事实,是研究者的不能尽责”。社会学是有用的知识,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学要与时俱进,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也要避免空谈,要把崇高的理念变成积极的社会行动。
展开
目录
导言  美好社会的探索者
第一章  “探索中国社会及其出路是中国人的共同要求"
第一节  “探索中国社会及其出路是中国人的共同要求”
第二节  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中
第三节  社会思想家的探索不能离开所处的微观和宏观环境

第二章  “社会绝不是一个各部分都不相联结的集合体”
第一节  “社会绝不是一个各部分都不相联结的集合体”
第二节  “文化变异”和“社会变迁”
第三节  通过理论再现社会
第四节  通过社区体察理解社会

第三章  “要充分了解中国,必须研究中国全部"
第一节  从比较简单的社区开始工作:《花蓝瑶社会组织》
第二节  探索复杂的社会结构:《江村经济》
第三节  类型与类型比较:《云南三村》

第四章  在社会理论中把握社会的特点和规律
第一节  “从具体的研究对象上求综合”:《乡土中国》
第二节  “从社会现象的共相上着手”:《生育制度》

第五章  “建立迈向中国实际的人民社会学”
第一节  社会学重建中的批判与继承
第二节  “建立迈向中国实际的人民社会学”
第三节  “知识之有别于空想是在其反映客观事实”

第六章  “行行重行行”
第一节  “行行重行行”
第二节  两条源远流长的思想主线
第三节  从类型比较到模式研究

第七章  建设人民共有、共享的集体生活
第一节  社区生活:从人性的异化到人性的复归
第二节  从社会学中国学派到中国社区建设
第三节  建设人民共有、共享的集体生活

第八章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第一节  “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才是第一位的问题”
第二节  “全球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各种问题的全球化”
第三节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一个孔子”
跋“思想的创造将是一种祷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