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萌萌文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743957
  • 作      者:
    萌萌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萌萌,(1949-2006),生前是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社会伦理思想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生导师。50年代初,其父亲曾卓被划为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骨干分子,她那原本充满诗与爱的家庭顿生剧变。在五六十年代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中,她经受了常人不可想象的厄运。“文革”后期,她被打成所谓反革命集团的骨干分子,押送到鄂西北山区监督劳改达五年之久。1974年平反。1979年,她攻读华中师范学院欧洲文学史专业硕士学位。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很快从欧洲文学史研究转向欧陆语言哲学研究。因而,除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等悲剧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外,她尤其以特有的敏感和视野,对感觉、情绪、语言、意义等重大哲学问题作了原创性的思考和表达,在学术界和朋友圈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编者张志扬是萌萌生前的学术挚友。他这样描述萌萌“萌萌在令人惊奇的一生中形成了她本人堪称高贵而又幽雅的悲剧品格与悲剧人生。
  为此,他分“哲学”、“文学艺术”、“书信及未完成稿”三部选编成《萌萌文集》,谨以此书纪念缅怀萌萌。
  《萌萌文集》是为纪念、缅怀、铭记萌萌而编辑的学术专集。其中大部分都是萌萌生前发表过的著作和文章精选,只有少部分文字是从未发表过的。
  在一个毫不吝啬命名的炫目时代,我们倒也省得用心去为萌萌和萌萌的“文集”立一个什么名称。熟悉她的朋友都知道她带走了太多的故事与记忆,她写出来的只是她没写出来的经历之“冰山一角”。但这“一角” 毕竟像葬礼一样指引着那埋葬了的东西,因而特别牵动着时代正在遗忘着的记忆。萌萌用她的文字终于把自己道成了她为之喜爱的“人是无意指的指号”,即指引着她“深藏不露的叹息”:一是,萌萌在培尔·金特满世界的“奢华如白昼”的绚烂色彩背后“ 惊吓的是索尔薇格没有声色的瞎眼如洞穴的死寂”;二是,历来学习西方滋生着一种现象:别人把特殊的说成是普遍的,如黑格尔,我们信;别人把特殊的说成是怪诞的,如卡夫卡,我们也信;别人说人类只存在一本大写的书——《圣经》——“地球之法”,其他的书写,从人文到科学都不过是对这本缺席之大书的模仿与拼接的碎片,我们仍然信。不仅信,还要用自己的模仿把自己的信当成真去验证,去支撑,以致一百多年来,模仿的价格始终居高不下,由此构成我们的西学界,甚至学术界;它同时反过来还担当着自我裁判的职能:“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萌萌如黑夜隐藏的叹息是多余的吗?
展开
精彩书摘
  还是以前,在揪心地目睹疾病对无辜的孩子的伤害时,我曾这样无望地表达过:疼痛是不能分担的。我疼,谁能指责我、又有谁能为我分担?在直接性的意义上,任何关切的温暖,同生理的疼痛之间,都有着不可跨越的鸿沟。我的诉说、叫喊可能是一种自我宣泄的方式,它的中介是借助既成语言的心理感受;同样,别人的关切也是通过语言对自我心理感受的调节实现的。
  精神性的痛苦纯然属于个人。它的刻骨铭心不仅像疼痛一样不能指责、不能分担,而且甚至不能用安慰或自我安慰来宣泄,因为任何方式的安慰或自我安慰都只是痛苦的麻痹而使痛苦不再成其为痛苦。而在个人的精神性的痛苦中,苦难——在暂不同痛苦区分的意义上——已不再是自然性、客观性的普遍的共境,而是渗透进个人心灵的身体性的痛苦的记忆。它本身就是需要倾听即本身就是可能在倾听中语言化的。这里,倾听的语言化是追求独特表达的语言事件,它具有一种不言而喻的当下性、直接性和身体性。
  有一个不无必要的说明是,身体性在这里同样是一个语言问题的范畴,它除了指私人性、有限性以外,最直接的意义是指身心断裂的直观。或许,只有抛弃古典哲学的“身一心”二元论,引申出“情绪无语”、“倾听和声音韵阻断”、自我构成的“听一说”关系……这样一些力求具体化的问题或范畴,身体性作为语言问题的范畴才是可理解的。这里身体性还意味着一种不可归约、不可论证的差异的彻底性。这是一种经验的差异的彻底性。毋宁说,这里的经验只是休谟式的一个纯粹的此岸性界限。它不是以连续性作为根据的。
展开
目录
编者导言维纳斯断臂之谜——萌萌的问题意识
第一部 哲学
哲学随笔
女人是男人心中袒露的秘密
男人和女人纠缠的命运
爱原本是平凡的梦想
回忆、想象应直面瞬息
应提升到精神的精神现象
情绪是渊薮也是希望
诗是神秘的,如同命运
哲学研究
情绪与语式
断裂的可隐匿的声音
语言问题何以对我成为问题
为诗而受难的意义
现代转换中的梦与理想的区分
汉语作为民族语言表达如何可能
“人是无意指的指号”
时间和意义
神性与自我救治
复活历史灰烬的活火
视觉时间:苦难、进步论与末世论
记忆中“曾经”的承诺

第二部 文学艺术
文学评论
爱与死,或被死亡惊醒的爱的回忆
为浪漫的宫廷色彩送葬
人是怎样的和应该是怎样的
人能守住一个等待么
女人是什么,能是什么?
错位
《哈姆雷特》的结构和性格悲剧
谁来救治人生的残缺
我读女人
美术评论
黄河啊,你走向哪里
情绪是水墨画走向现代的内在契机
感觉的生成何以成为可能
画材·物性·媒介语言
方法·空白·中介

第三部 书信及未完成稿
致友人书
我们想这样告别20世纪
“磕着了”
我的窗外没有风景
无题
未完成稿
本雅明《译者的任务》中“纯语言”意向为何?
关于《玩偶之家》的采访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