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网络调研:方法、策略与问题:methods, strategies, and issue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556189
  • 作      者:
    (美)特里.安德森(Terry Anderson),(美)希瑟.卡努卡(Heather Kanuka)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为高品质的调研活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帮助。日益丰富的因特网活动和网上调研手段的融和与创新为每个有能力的个体更好地开展工作或进行学习创造了独特的有很大条件。本书以一种不同于传统研究方法的教科书的讲述方式,告诉读者何时以及怎样利用因特网来加强调查研究,它是一本同时针对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和毫无经验的普通人的指导参考书。<br>    如果你对某些与网上行为(如:网络学校或虚拟社区活动)的相关研究感兴趣,本书会满足你的需要。如果你将兴趣和注意力集中于非网络活动,同时又希望通过使用网络提高调查过程中数据收集、文献综述。数据分析或发布调研结果的效率,本书同样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概述<br>    “网络改变一切”这一著名引言出自甲骨文公司,它在某种程度上既夸大又缩小了指导网络调研的前提条件。因特网(又称网络)这个成本最低廉的全球互动交流媒介,开启了一扇模式交流与交换、数据收集与传播的大门,因特网的发明和人类历史上其他任何发明一样具有深远的意义。网络创造了一个新的全球环境,在这里我们社会的、教育的、商业的甚至精神上存在的基本要素都受到了挑战、重组和拓展。<br>    这个新环境在微观层面上影响了我们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交际方式、交际频率和交际应用。在宏观上,因特网促进了全球商业的发展,重组了工业布局(包括教育系统)并从根本上提升了政治体系。生活在一个网络世界里既允许我们也迫使我们重新思考前网络时代的时问、空间、距离、生产性、互动性和决策等概念。然而,正如记者杰夫?布雷德利(Jeff Bradley,2004)所指出的那样:“作为一个战斗口号,‘网络改变一切’既传达了所有的潜在希望,也指出了进人未知领域的危险。但是,作为一种操作原则,它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期待的空间。”<br>    《网络调研:方法、策略与问题》不仅是一本为运用网络进行调查而创造的“操作原则”的概念性指导书,也是调研人员的实践指导书。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因特网对于调研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时迫使他们发展和实践其有关调研原则的知识、道德规范和基本方法。从哲学的角度来说,那些拥有网络知识的调研人员拥有一种好奇的态度,这种好奇的态度是一种对技术工具采取批评但又表示接受的态度。他们愿意通过新技术和交际镜头来观察这个世界。网络调研人员意识到:一个基于网络的调查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框架。通过这个框架人们可以研究这个世界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概述<br>    什么是调研<br>    “e”在网络调研(e-research)中的含义是什么<br>    网络调研都包含什么样的教学研究活动 <br>    网络调研的特殊任务<br>    网络调研的范围<br>    网络调研的特性<br>    网络调研的质量<br>    网络调研的风险<br>    关于网络的命名<br>    小结<br>    参考书目<br>    第二章 什么是网络<br>    什么是网络<br>    网上搜寻信息:搜索引擎和主题指南<br>    寻找有用和相关信息的建议<br>    小结<br>    参考书目<br>    第三章 网络调研的设计<br>    设计网络调研<br>    询问可以回答的问题<br>    选择一个调研范式<br>    运用与调查方法相称的语言<br>    设计好的调查问题的建议<br>    小结<br>    参考书目<br>    第四章 网络调研中的文献综述过程<br>    为什么要进行文献综述<br>    确保你所掌握的文献是高质量的<br>    评价和鉴别网络信息<br>    为文献综述寻找信息资源<br>    寻找正式的调查文献的建议<br>    有效使用电子邮件和用户网络调研组的建议<br>    剽窃与网络资源<br>    小结<br>    参考书目<br>    第五章 伦理与网络调研人员<br>    网络如何使伦理问题复杂化 <br>    隐私、保密、自主和对人的尊重<br>    获得参与者的同意<br>    通过电子方式获得允诺<br>    什么时候需要同意?公共与私人空间的两难界定<br>    减少可能的伤害<br>    网络调研中有关伦理问题的建议 <br>    小结<br>    参考书目 <br>    第六章 网络调研中的合作<br>    网络调研合作种类<br>    网络调研合作面临的挑战<br>    网络调研者对合作软件的应用<br>    微软公司的SharePoint团队服务<br>    零社团(CommunityZero)<br>    沟槽网络:对等合作软件<br>    时间跟踪<br>    网络调研人员对于合作软件的应用<br>    参考书目<br>    第七章 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访谈<br>    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访谈<br>    访谈技巧<br>    开始进行网络访谈<br>    提问<br>    分析数据<br>    开展网络访谈的建议<br>    小结<br>    参考书目<br>    第八章 焦点小组访谈<br>    网络焦点小组访谈的类型<br>    面对面焦点小组访谈与网络焦点小组访谈的优缺点<br>    焦点小组访谈过程<br>    调查小组的规模<br>    以文本为基础的同步和非同步焦点小组访谈的优缺点<br>    参与者的特征<br>    组织<br>    主持人<br>    结束调查<br>    分析数据<br>    促进网络焦点小组访谈成功的建议<br>    小结<br>    参考书目<br>    第九章 网络的共识决策技术<br>    第十章 网上定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br>    第十一章 调查<br>    第十二章 网络文档的内容分析<br>    第十四章 网络调研的未来<br>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