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采用“一百句”的形式,由专家引导读者解读经典,不失为明智之举。然而,我认为,无论是专家还是读者,无论是对经典的理解、辑录还是阐释、传播,似乎都应该在下面这些有差异的,甚至是对立的端点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
一是客观性与历史性之间的张力。假定有十位专家,在相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各自从同一部经典中辑录出一百句话,我们完全可以断定,他们辑录的结果将是不一样的:其中小部分最有影响力的句子可能发生重叠,而大部分句子将是见仁见智,迥然各异的。实际上,当任何一个专家对经典进行解读和辑录时,都会无例外地受到自己的视角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并不存在着超越一切视角的所谓“客观性”,客观性总是奠基于特定的视角之上的。一位专家越是下决心清除自己视角中隐含着的单纯主观的、偶然的因素,使之聚焦于经典的本质,作为选家,他对经典文本中句子的辑录就越具有客观性。
然而,正如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所指出的,单纯的客观性体现为理论上麻木的中立性,并不是专家追求的真正目的。作为选家,专家需要清除的,只是自己视角中隐含着的主观的、偶然性的因素,而需要加以坚持并凸现的则是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时代所蕴含的历史性。这种自觉的历史性体现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专家对自己时代的生活本质和主导价值的领悟。显然,这种领悟应该体现在对经典的理解、辑录、阐释和接受的整个过程中。否则,这一过程必定是外在的、漂浮的、无根基的。由此可见,不管是专家还是读者,在与经典对话的过程中,都应该把客观性(真实)与历史性(价值)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张力。众所周知,诠释学循环的一个基本内容是:要了解整体,必须先把握部分;反之,要把握部分,又必须先了解整体。在这里,部分与整体这两个端点之间的互动体现为以下两种具体关系:其一,词和句子的循环关系。人所共知,句子是由词构成的,假定句子是一个整体,那么构成这个句子的词就是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要把握整个句子,必须先对其中的每个词,尤其是那些关键词的含义获得准确的理解;反之,只有先把握了整个句子,才能对其中每个词的含义做出确切的阐释。其二,句子和文本的循环关系。假定经典文本是一个整体,那么构成这一文本的每个句子就是部分。显而易见,要透彻地把握整个文本,必须先准确地理解每个句子;反之,要准确地理解每个句子,又必须先把握整个文本。这就启示我们,要对经典中辑录出来的每个句子进行准确的理解和阐释,就必须兼顾蕴含在上述两个方面中的部分与整体的循环关系,在互动性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我们对经典本身的认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