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情感的困惑ーー遭遇激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716688
  • 作      者:
    见君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既然人具有直觉思维、情感思维,理性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那么我们在生活和思维中就应该具有这样的观念:万事万物(有机物、生物)都有本能的直觉意识、交流的情感意识、抽象的理性意识,如此,你才可能理解人类社会的思维特点.规则律令、世界观与方法论、价值观与人生观.交流感与社会责任美学与风情万种、美感与气韵生动……马克思说人是“类”的动物,一点儿不假。
展开
内容介绍
    既然人具有直觉思维,情感思维,理性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那么我们在生活和思维中就应该具有这样的观念:万事万物(有机物,生物)都有本能的直觉意识、交流的情感意识、抽象的理性意识,如此,你才可能理解人类社会的思维特点、规则律令、世界观与方法论、价值观与人生观、交流感与社会责任、美学与风情万种、美感与气韵生动……马克思说人是“类”的动物,一点儿不假。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形式规范”就是“互换”
    下面,让我们把胆子放大些,把这个“革命”进一步理解为“互换”,即:凡是可以和内容进行“互换”的认识就是“概念”,就是知识;不能互换的,就不是“概念”、不是知识,只能是“范畴”。显然,这种“互换”是数学意义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既然是数学,那就可以公式化,让我们把它公式化一下:
    当“认识=认识的对象”或“认识的对象=认识”时,也唯有此时,认识的对象才能被认识,我们的认识才能形成知识,我们的理性思维才能得以进行。
    再换算一下,即:
    当“概念=内容”或“内容=概念”时,也唯有此时,内容才能被认识,我们的认识才能形成知识,我们的理性思维才能得以进行。
    可以说:“哥白尼式的革命”即“形式规范”,“形式规范”即知识与内容的“互换”。而“互换”说到底,就是“代替”,即:“概念”代替了“内容”,“内容”代替了“概念”。
    这……岂不是用“概念”把“内容”架空了么?理性思维不是成了形而上的纸上谈兵了么?对了,康老先生要的就是这个。
    可……那些形不成知识、不能被认识的对象和形而下的“范畴”将如何处置?关于这一点,人家康德老先生早有预谋,他把那些不能互换的东西统统归人到了“实践理性”中去。在那里,因存在着非理性,所以没有形式逻辑,只有“绝对命令”和“道德公设”。这么说吧,只要是科学,只要是理性,那就必须听康老的摆布与整治,就必须过“形式规范”这道关;反过来说,只要你没听他的摆布与整治,你没过他那道关,那你就是非理性的、非科学的、非驴非马的……当然,理性那儿缺点儿德性和良心,而非理性这里有德性和良心,则是另一个话题了……再说了,德性与良心能算是哲学么?
    这……是不是有点儿太偏执、太霸道了?
    对!你说得太对了,人家康德玩的就是这个偏执与霸道!你还别看不惯,历史与血的教训一再告诫我们: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哲学就是这样建立的、哲学家的胆子就是这么练大的……回过头来想一想,也是的,反正头一个螃蟹人家康先生已经吃了,咱们只是跟在后面尝鲜、起哄占便宜,还有什么可担心可抱怨的呢?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三种思维方式比较
一、不同的思维基础
(一)“概念”与“范畴”的四点不同
(二)“形式规范”就是“互换”
(三)“互换”就是走向“数学化”
二、不同的抽象方式
(一)“量化”与“质化”
(二)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具有三种性质的
(三)“量与质”、“力与气”
(四)“可比较”与“不可比较”
(五)直觉思维是以“意化”为基础的
(六)对“形式规范”的反思
三、不同的思维样式
(一)三种不同的思维样式
(二)“数学运算”是同类项内的“判断与推理”
(三)“情感延展”是非同类项间的“联想与组合”
(四)缺什么找什么
(五)两种不同的样式(科学范式)的三大区别
(六)“下意识”与“下意识”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
四、不同的思维逻辑
(一)三种逻辑
(二)三种“律法”
(三)形式逻辑的“三律”
(四)情感逻辑的“三法”
(五)直觉逻辑的无律、无法
五、不同的思维目的
(一)求一值
(二)现一体
(三)跳接
六、不同的功能模式
(一)量变与渐变
(二)质变与突变
(三)倍增器
七、不同的思维空间
(一)三大思维空间和一个思维基础
(二)从“思维的在场”看三个空间的相互关系
八、三种思维方式的小结与定义

第二章 情感思维——存在的第二种真实
第三章 艺术的考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