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正强化来源于正确的自我肯定,正确的自我肯定又来源于正确的自我认识,即比较客观、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基本情况,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在理想的实现过程中,自我肯定和自我激励往往能成为人前进的动力。如果对自己实现理想没有信心,或者是漫不经心地对待,就很容易产生遗憾。
要真正地掌握这个方法并运用得得心应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把握好“度”是运用好“正强化”方法的一大原则。如果放大自己的缺点,就容易对自己的进步认识不足,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停滞不前;如果放大自己的优点。则容易对自身的情况缺乏清醒的认识,滋长骄傲自满的心理,也会阻碍自己的发展。
用“正强化”法培养行为习惯,要注意几个“技术要点”。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正强化物。当你表现出适宜或良好的行为,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自己奖励和肯定,这些奖励和肯定就是刺激你再次表现好行为的正强化物。当然,每个人的喜好是不同的,因此要先了解什么样的正强化物会对你有激励作用,以便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正强化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养成后,有形强化物的作用会逐渐减少,而社会性、精神性强化物的作用逐渐增加。
正强化物必须紧随良好行为出现之后,间隔越长效果越差。但是也不要急于给自己奖励,而要想清楚是什么样的好行为能让自己得到这一奖励。如果随意给自己奖励,那么强化物就会失去它的意义。奖励也要适可而止。以免产生心理饱和或者损害身心健康。最好多种奖励配合使用,灵活变换花样。
“正强化”法对简单行为的形成初期比较见效,对于复杂行为或者行为相对稳固以后。强化物会逐渐丧失其强化好行为的功能,此时宜选用其他方法。
培养习惯需要合适的人际环境
一个人不可能与他遇到的每个人都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必然有所选择。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在生活中接触的其他人对你的心理影响非常大,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你会吸纳什么样的知识和概念,在头脑中构建起什么样的理念,这些会极大地影响你的处世态度与行为方式。所以.每个成长中的人都需要良好的人际环境,这样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在他的名著中说:“以好人为友者自己也能成为好人。”
古希腊曾经流传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
少年海格立斯正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这时,他碰见了两位女神.一个叫“恶德”,一个叫“美德”。恶德女神千方百计诱惑他去追求能使人享乐一生、却有害他人的生活;美德女神则劝导他走为人造福的道路。最后.海格立斯听从了美德女神的呼唤,拒绝了恶德女神邪恶的诱惑,选择了为同胞做好事的人生之路。后来,海格立斯成长为希腊人们一直传颂着的英雄。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个体有时会通过特别的心理动机。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某些特殊的人或物,这种模仿称为“仿同”。仿同是一种吸收或顺从另外一个人或团体的态度、行为的倾向。如果对方与自己的生活环境相似,所经历的事情、所说的话、甚至所看的节目都相似,这时更可能有交流的话题。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往往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早期人格发展中,学习别人的言行和思维,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还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家庭之外的社会化就发生在儿童期的群体学习之中。儿童在其社会化过程中,一般需要学习两套行为系统,一套用来适应家庭内部的生活,另一套用来适应在社会上的生活。家庭在儿童社会化过程前期所起的作用比较大,也就是说在儿童幼年时,家庭对他们的最初社会化作用大一些,而到了儿童期和少年期,家庭的影响渐渐在减弱、淡化.群体的影响渐渐增强。所以,每一个儿童都应该参与并认同一个社会群体.从而在群体中学习在社会公众中的行为方式。因此,要想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就要与有良好习惯的人为伍。
也许有人认为必须找那些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这样的想法也有所偏颇,忽略了自我的主动性。只要别人有一点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就是值得你去学习的好榜样。每个人都有其局限,最好是互为榜样,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同时以自己的优秀之处影响别人.帮助别人进步。注意千万不要被别人身上的缺点或坏毛病影响,否则背离了我们的初衷。“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不断地相互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
要养成自我对话的习惯
有人问古希腊大学问家安提司泰尼:“你从哲学中获得了什么呢?”他回答说:“同自己谈话的能力。”
你或许在动画片里见过这样的场景:主人公面临着某种抉择,这时候,就会有两个小人物出现,他们一个是魔鬼,代表本能的邪恶欲望,一个是天使,代表人性中尚未泯灭的良知,天使和魔鬼辩论的过程,就是主人公做出选择的“天人交战”的过程。
生活中的烦恼、压力、忧愁、委屈多得不胜防备,有时找一个合适的倾听者很难。那么,我们不妨就把心事说给自己听吧。这时,“魔鬼”就是能够带来心理压力的所有不良认知,而“天使”就是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安定。
自我对话是一种很好的自我释放的方式。同自己谈话,就是发现自己,发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你不妨让自己说出两种声音来,一个是那个处于苦恼忧愁中而不得解脱的你,在不停地倾诉;而另一个则是那个通情达理又永不厌烦的你,在不断地劝说。比如,你考试失败了,一个“你”说:“太糟糕了,他考了90分,而我才考了85分。”另一个“你”说:“她才考70分,而我考了85分呢!”于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的心里也就好受多了,轻松多了。这就是自我对话,在不耽误别人时间,也不影响别人情绪的情况下.我们的心声也得到了倾吐,烦恼忧愁也得到了释放。
面对人生许多不同的挫折,我们会感受到不同的不舒服情绪。所以,我们需要不同的自我对话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