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脑与心智的范畴特异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100046521
  • 作      者:
    (英)埃默.福德(Emer M. E. Forde),(英)格林.汉弗莱斯(Glyn W. Humphreys)编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这本优秀的论文集展示了语义记忆中范畴特异效应的研究现状,全面综述了有关不同范畴的物体知识的获得和组织的最新和最有影响的理论。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汇集了神经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计算模拟和脑成像等许多不同的分支。最关注这个领域的研究者而言,这本书弥足珍贵的资源。
展开
目录
序<br>第一章 领域特异性假说——从发展和比较的角度看范畴特异性缺失<br>范畴特异性缺失:导言<br>领域特异性研究取向的简述<br>儿童对领域的区分<br>婴儿的领域特异性区分<br>灵长类动物的领域特异性知识<br>从发展和比较的观点看语义知识<br>对范畴特异性损伤的结论<br>致谢<br>参考文献<br>第二章 领域特异性语义缺失的个案研究<br>引言<br>米开朗基罗:个案史<br>解释范畴特异性损伤:“知觉一功能”理论<br>解释范畴特异性损伤:“拥挤”(crowding)理论<br>脑的特定部位恰好与范畴特异性损伤有关吗?<br>结论<br>参考文献<br>第三章 物体识别和命名时辨别目标和竞争刺激的原理<br>(及其在常态和病理学的范畴效应中的作用)<br>介绍<br>物体识别和命名,辨别目标刺激和竞争刺激<br>不同范畴的知觉知识和功能知识<br>任务效应回顾<br>该理论与其他解释的关系<br>若干精细预测<br>其他类型的范畴特异性缺失的小结和解释<br>结论<br>致谢<br>参考文献<br>第四章 视觉加工及其生物和人造范畴间的分离<br>前言<br>物体的视觉加工<br>范畴特异性视觉失认症<br>对CSVA的解释<br>批评意见<br>对ELM的研究<br>形状加工<br>形状和语义加工的交互<br>从ELM上得到的推论的推广<br>模拟共享形状特征和语义相关性的交互<br>结论<br>参考文献<br>第五章 分布式语义系统中出现范畴特异性缺失<br>导言<br>研究新取向:概念结构和概念的结构<br>概念结构:计算模拟<br>概念结构:支持我们的表征假定的经验证据<br>概念结构:神经心理学证据<br>总讨论<br>致谢<br>参考文献<br>附录<br>第六章 语义痴呆:范畴特异性的悖论<br>前言<br>语义痴呆(SD)<br>本研究中的SD病人群体<br>SD的语义缺失是范畴特异性的吗?<br>SD病人之间的认知差异<br>SD病人在神经解剖上的差异<br>结论<br>参考文献<br>附录<br>第七章 阿尔茨海默病的范畴特异性再认损伤<br>前言<br>阿尔茨海默病的语义记忆丧失<br>阿尔茨海默病的范畴特异性缺失<br>解释多变结果的因素<br>对阿尔茨海默病中范畴效应的总结<br>物体与动作知识;抽象与实体知识<br>阿尔茨海默病出现范畴效应的原因是什么?<br>结论<br>致谢<br>参考文献<br>第八章 范畴特异性语义缺失背后的因素<br>前言<br>特征常模<br>损伤的范畴水平倾向<br>特征相关<br>特征类型<br>独有特征<br>总讨论<br>结论<br>致谢<br>参考文献<br>附录A<br>附录B <br>附录C <br>第九章 范畴特异性缺失的联结主义观<br>导言<br>法拉一麦克莱伦模型<br>范畴特异性缺失的替代理论<br>综合:一个有希望的研究取向<br>结论<br>致谢<br>参考文献<br>第十章 样例模型和范畴特异性缺失<br>导言<br>分类和识别的样例模型<br>样例存储和范畴特异性缺失<br>生物和非生物范畴之间的差异<br>模拟范畴特异性缺失<br>生物和非生物的识别<br>生物和非生物的分类<br>基于相似性的理论足以解释范畴特异性缺失吗?<br>结论<br>致谢<br>参考文献<br>第十一章 论语义系统的基础<br>导言<br>初始概念<br>初始概念的意义<br>对成人概念系统组织的推论<br>参考文献<br>第十二章 动物和其他独立运动的物体<br>导言<br>论选择性注意问题<br>再论特异领域观念<br>机器问题<br>更深层理论问题<br>研究<br>研究探讨的问题<br>论活物一非活物之分的组织<br>行动“理论”<br>致谢<br>参考文献<br>第十三章 范畴和信息层次<br>导言<br>异质世界和科学的多元性<br>领域特异性的层次<br>先天论、经验论和通道效应(channelling)<br>低层知觉分流和“开明经验论”<br>高而稀疏:重新思考拥有高层概念知识意味着什么遴选模型<br>结论<br>致谢<br>参考文献<br>第十四章 损伤所致的范畴特异性失常的解剖位点和认知位点的关系<br>导言:主要的模型<br>范畴特异性失常研究的理论难题和混淆因素<br>聚焦于神经解剖的理论模型提出的预设<br>范畴特异性失常相关的神经解剖研究引出的结果<br>比较神经病理学资料和功能神经成像研究<br>神经解剖资料为理论模型引出的推论<br>参考文献<br>第十五章 范畴特异性的功能成像研究<br>导言<br>揭示深层神经体系<br>检验范畴特异性的认知模型<br>评述范畴特异效应的功能神经成像资料<br>范畴特异性的神经成像研究未来的方向<br>致谢<br>参考文献<br>人名索引<br>主题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