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读懂孟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1150484
  • 作      者:
    吕双波,田洪江主编
  • 出 版 社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孔子所创的儒家学说,一百多年后,由于孟子的继承和发展而变得更丰富了,更系统了,《孟子》书作为中国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对后代影响极其深远。孟子道出了一些关于人类社会、关于人自身的带有普遍性的道理,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富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编者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广搜博采,会同比较,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选出最能表达原文的解释、最恰当的词语、句式。在前人误释或难解之处,重新考证,作出新的解释。着力于对其思想发扬和继承。
展开
内容介绍
    《读懂孔子》以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广大朋友解读中国的历史文化,介绍孔子的著作及其思想学说。旨在介绍孔子及其思想学说,相信广大的读者读过此书以后,一定会得到许多有关人生教育的启示,并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也有一个新的认识。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孟子自称“私淑于孔子”,又曾“学于子思之门人”。他主要从内在一面发展了孔子的仁学,对“仁义内在”做出了理论说明。孟子关于仁的第一个命题是:“惻隐之心,仁也。”以侧隐之心言仁是孟子仁学的独特之处。《说文》说:“侧,痛也。”赵岐注:“隐,痛也。”侧隐一词是表示对他人的不幸、危难境遇而产生的哀痛、同情之情。孟子认为,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例如看见孩童要掉人井中,必然会产生怵惕侧隐之心,这种侧隐之心不是为了任何功利目的,而完全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将侧隐之心“扩而充之”即是仁。孟子也常以“不忍之心”言仁:“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孟子·尽心下》)“不忍”和侧隐一样,都是对他人特殊境遇下的不幸而产生的哀痛、同情之情;“所忍”则是一般情境下的仁爱之情。孟子认为,仁实际是一种“以其不忍达于其所忍”的扩充过程,即把对特殊境遇下的侧隐、哀痛扩充起来,使之上升为一般情景和普遍意义上的仁民爱物的过程。
    孔子言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血缘宗法的孝悌为基点,通过层层外推,达到普遍意义的“泛爱众”,故有子将其概括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矣”。而孟子则是把“惻隐之心”“不忍之心”“不欲害人之心”看作仁的开端,与孔子相比,无疑是一个重大变化。孟子言仁更多地倾注了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关注,而不再是以维护宗法血缘为重心.孟子甚至对仁民和亲亲做了区分,把仁界定为对民众的一种普遍情感:“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尽心上》)“爱”是对于万物的一种情感,“仁”是对于民众的一种情感,“亲”是对于亲属的一种情感,三者互不相同,有严格的区别。对于一个君子来说,就是要由亲爱亲人达到仁爱民众,由仁爱民众达到泛爱万物。孟子把仁界定为对民众的真实情感而与亲亲区分开来,表示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宗法血缘的狭隘范围,而赋予仁更为广泛的社会内容。当然,说孟子突破了宗法血缘只是相对而言,孟子终归是一个生活在古代宗法社会的思想家,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宗法关系虽然开始遭到破坏,但依然是维系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因此,孟子在提出富有创造性命题的同时,依然保留着旧的观念:“亲亲,仁也。”(《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离娄上》)
    孟子关于仁另一个重要命题是:“仁者,人心也”。侧隐之心意义上的仁,只是一种道德情感,相当于孔子的“仁者,爱人”。在孟子那里,与孔子相当的是后一命题中的仁,即“仁者,人心也”意义下的仁。
    心是孟子的一个重要概念。《孟子》一书中,心字共出现121次(三处用于人名的不计在内)。从这些场合的使用来看,心字的含义较复杂,它既指主体道德心,如良心、本心,也指具体的侧隐、羞恶等之心。那么,孟子“仁,人心也”是哪一种心呢?如果是侧隐之心,那么,“仁,人心也”只是“侧隐之心,仁也”的重复,并没有表达新的内容;而如果是道德心,那么,仁就和道德主体等同起来,并获得全新的含义。可见,对心的理解不同,对这一命题的理解也不同。我们认为,孟子这里所说的是道德心,即良心、本心。这是因为,仁在孟子那里是二令寻良常重要的概念,它被看作人之为人的标准,被看作是“道”。“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因此,这里的仁显然不仅仅是指侧隐之心,而应该是指道德心。这可由下面一段材料证明:“由是观之,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合而构*之为人的标准,说明“仁者,人也”的仁是指道德心,孟子的仁具有比侧隐之心更广泛的含义。此其一。
    其次,孟子在提出“仁,人心也”之后,紧接着又谈到“求放心”的问题。“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孟子认为学问的根本就在于“求放心”。这里的“放心”当和本篇第八章的“放其良心”,第十章的“失其本心”同义,都是指道德心。而“仁,人心也”与“求放心”实际说的是同一个心,所以也应该是指道德心。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孟子在“仁,人心也”之后,又提出“义,人路也”,似乎表示仁、义是一种并列的关系,仁并不包括义。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只需要说明作为“人心”的仁与作为“人路”的义是一种什么关系就可以了。孟子议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义归于主体心,把义看作主体心的外在表现。因此,这里的仁、义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孟子的意思是,作为“人心”的仁具有高度的理性自觉,作为“人路”的义即来自于仁,掌握了仁也就掌握了义。正因为如此,孟子只言“求放心”,而不言求失路。
    孟子通过“仁,人心也”的命题,将仁与主体的本心、良心等同起来,赋予仁丰富的内含。了解孟子的仁先要了解孟子的心,了解了孟子的心也就了解了孟子的仁。首先,与孟子心有广义(良心、本心)、狭义(侧隐之心)之分相应,孟子的仁也有广义、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仁只是侧隐之心;从广义上讲,仁则包括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全部;从狭义上讲,仁只是“仁民爱物”之仁;从广义上说,仁则统摄仁义礼智全部,既是情又是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的统一。
    其次,与孟子“四端”心和道德心相应,孟子的仁包含了由情及理,由“四端”到“四德”的发展过程.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许慎《说文解字》:“物初生之题(题犹额也,端也)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换言之,“端”即事物的萌芽、开始。“端”表明侧隐、羞恶、辞让、是非不是一种既定、完成的东西。从侧隐、羞恶、辞让、是非到仁义礼智有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正如树苗到树木有一个生长、发展的过程一样。所以,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一个“根”字形象地说明了孟子思想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孟子有时也直接肯定侧隐、羞恶、辞让、是非即是仁义礼智,如在前面引用的一段材料:“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辞让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在孟子那里,侧隐、羞恶、辞让、是非属于道德情感,仁义礼智则属于道德理性,二者并不完全相同。但在孟子看来,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虽有不同,却不能截然分开,道德理性不能脱离道德情感,道德情感也需升华为道德理性.孟子前一个命题说明了二者的连续性,后一个命题则揭示了二者的发展性。这样,孟子的仁在横的方面兼摄仁义礼智而成为最高概念,在纵的方面则包含了由情及理的发展过程。这是孟子仁的独特之处,它和孔子乃是一脉相承。
    ……
展开
目录
《孟子》原文通读
梁惠王上
梁惠王下
公孙丑上
公孙丑下
滕文公上
滕文公下
离娄上
离娄下
万章上
万章下
告子上
告子下
尽心上
尽心下
孟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孟子的人性学说
孟子的“仁义内在”说
孟子的品格
孟子的民本思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