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24080452
  • 作      者:
    傅佩荣著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作为国学启蒙读物,《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分为孔孟两卷,主要通过解读《论语》和《孟子》来介绍孔孟的思想。每篇基本按照其经历、师生关系、创立格言、核心思想等分为若干部分,具体阐述孔孟思想的精华所在。每篇援引部分原文,通过浅显的白话讲述其生平和思想,理清思想的来源和背景,并对存有争议的解读表明合理的见地,文末附有通俗的白话译文方便读者对照。<br>    《傅佩荣说孔孟论人生》属于其中的国学入门书,浅显通俗,自成体系,独立成短篇适合轻松阅读,非常适合初学者;作者傅佩荣对国学有自己独特的见地和解读;彩色装帧,风格大气清雅,让人阅读的同时悠游在美丽的画卷中。
展开
作者简介
    傅佩荣,祖籍上海,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范围涵盖哲学、宗教、神话、教育、文化、心理、励志等,著作达九十余部。于深化推广哲学研究、探讨当代重大议题、促进两岸思想交流,贡献甚多。近年来专心注解传统经典,已出版《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解读著作多种,对于经典的当代诠释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展开
内容介绍
    《论语》里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具有人性,说的也未必都对,但是要判断对错,总是必须先了解他们说过些什么。儒家思想是不是会被边缘化,我认为关键要看我们如何诠释它。儒家思想的基本理念太好了——人性向善,真诚引发力量,由内而发,这一套全世界没有人可以反对。<br>    孔子、孟子都是很真诚的人,他们讲的话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基础,所以我们今天的学者有责任把他们有趣的生动的一面说出来,不然的话,对不起孔孟。<br>    我只能说,请你们大胆相信我的解释,因为我是看过了所有注释和典籍之后,再做出我的诠释,我的每一句话都有出处。<br>    只要踏实地活在人间,尽其心安与人相处就可以成就道德上的善。这是人的现实呢,还是人的理想?儒家把现实与理想相含互摄的手法,令我心悅诚服。<br>    我们在学习时所希望的是“取精用宏”,既能学到经典的精华,又能应用在生活上,产生可观的成效。
展开
精彩书摘
    贫困的幼年<br>    孔子的生平,约在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公元前四七九年,正当春秋时代的末期。翻开古代中国的历史,三皇五帝之后,是夏、商、周三代;周代又分西周与东周。东周时,天子势力大衰,诸侯争雄称霸,形成纷乱动荡的局面,是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最后则由秦始皇以武力统一中国。<br>    孔子的祖先,是商代后裔的宋国贵族,后来渐趋没落,迁徙到了鲁国。他的父亲叔梁纥在鲁国担任地方官,负责治理陬邑。传说中,叔梁纥六十多岁时结识了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在此之前他已育有九女一子。颜徵在曾去尼丘祈子,后来产下孔子。由于孔子的出生与尼丘有关,并且排行第二,所以取名为丘,字仲尼。<br>    不幸的是,孔子三岁时,父亲过世。母亲带着他迁居到娘家,就是鲁国都城曲阜的平民区,在那儿将他抚养成人。寡母孤儿必须自食其力,生活艰苦是难以想象的。孔子的幼年生活,无异于乡下农村的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必须从事劳动,帮助母亲种菜、种田、照顾牲口以及做各种琐碎的家务。<br>    环境的困厄,并未阻碍他上进的意志,反而使他积极地把握一切学习的机会,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进而对社会与国家有所贡献。<br>    太宰向子贡询问:“孔先生是一位圣人吧?他竟有这么多才干呢!”子贡说:“这是天要让他成为圣人,并且具有多方面的才干。”孔子听到这段话时,就说:“太宰了解我啊!我年轻时贫困卑微,所以学会了一些琐碎的技艺。做一个君子,需要具备这么多才千吗?我想不需要的。”<br>    初步的学习<br>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br>    《论语·八佾篇》<br>    农历冬至时,鲁国在曲阜南门外的沂水边,举行郊祭大典。这是祭祀天地的隆重礼节,官员们都穿上正式的朝服,在赞礼官的安排下,庄严肃穆地进行祭祀仪式。年幼的孔子挤在人群中,看到这一幕,不禁悠然神往。<br>    从此之后,孔子最喜爱的游戏,就是陈列祭祀用品的玩具,安排别的孩子随着他的口令,行礼如仪。这时他还没有上学,已经显示出对礼仪的兴趣。后来他经过长期的努力,成为大家口中“知礼”的人。<br>    当时的乡村教育,在每年农历十月秋收以后举办,由当地父老负责教育未成年的子弟。教学内容为文化知识与军事训练。对孔子来说,他由此得知夏、商、周二代的历史,鲁国是由周公的儿子伯禽所传,以及齐国、卫国、宋国、陈国、蔡国、晋国等各自的渊源。在军事训练方面,他学会了骑马、射箭、驾车以及基本的使刀弄枪、进攻防御的技巧。乡校的学习到十五岁为止。<br>    当时的社会,只有贵族子弟在十五岁以后可以进大学,学习专门而高深的知识,准备将来从政做官。孔子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是他不但不气馁,反而立志求学,突破时代的限制,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新页。<br>    孔子进入周公庙,对每一项礼器与摆设都要发问。有人说:“谁说这一位陬邑的年轻人懂得礼呢?他在周公庙里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种批评,就说:“问清楚行礼的细节,这就是礼啊!”<br>    古代的教育<br>    在孔子的时代,教育的内容是五经与六艺。“经”代表经典知识,“艺”代表专门技能。具备这两方面的本事,就有资格成为“士”。换言之,士是能知能行,文武合一的,也是社会上的人才。<br>    五经是指诗、书、礼、乐、易。诗是文学,书是历史,礼是社会规范,乐是音乐艺术,易是哲学。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礼与乐这两者,除了有经典的理论部分,还有实际操作的技能部分,可以说是最难学会的。射是射箭,御是驾车,书是古代造字及用字方法,数是计算方法。<br>    孔子的学习态度是积极而主动的。能够以自修与练习学会的,就全靠自己。必须请教老师的,则表现最高的诚意与尊敬,虚心受教。他以“好学”而广为人知,但是哪一样最有成就呢?<br>    孔子成年后,身体健壮而魁梧,身高一百九十二厘米,有“长人”之称。他曾谈到自己的射箭与驾车技术,认为在驾车上更能使人印象深刻。一般人只看外表,所以孔子这样说。事实上,孔子的学习不但温故知新,而且精益求精,在经典与技能方面都有杰出成绩,所以很快就有学生上门求教,他也因此展开了平民教育的大业。<br>    达巷地区有人说:“伟大啊!孔子这个人,学问真是广博,没有办法说他是哪一方面的专家。”孔子听到这话,对学生们说:“我要以什么做专长呢?驾车吗?射箭吗?我驾车好了。”
展开
目录
    孔子卷<br>    第一篇  在考验中成长<br>    辑一  走在成长路上<br>    贫困的幼年<br>    初号的学习<br>    古代的教育<br>    向师襄习乐<br>    向老子问礼<br>    老子的教训<br>    早期的职业<br>    长期的工作<br>    活泼的教学<br>    耐心的开导<br>    鼓励年轻人<br>    艰辛成长路<br>    辑二  生活中的修养<br>    情感要真挚<br>    以唱歌自娱<br>    正当的休闲<br>    可食可不食<br>    喝酒有节制<br>    对自己要约<br>    不与人谈论<br>    不主动谈起<br>    最谨慎的事<br>    自我的修炼<br>    每日的忧虑<br>    情绪的调节<br>    辑三  师生相得之乐<br>    豪爽的性格<br>    有勇与有谋<br>    忠诚的朋友<br>    好学的真谛<br>    德行最重要<br>    名师与高徒<br>    先要求自己<br>    人才的表现<br>    得其门而入<br>    人生的目标<br>    百善孝为允<br>    诚心最重要<br>    有心与有力<br>    教学的快乐<br>    辑四  论语生活示范<br>    从小所学的<br>    好学的表现<br>    要成为君子<br>    性格与过失<br>    学与思并用<br>    言与行之间<br>    改过的秘方<br>    举一要反三<br>    才华与修养<br>    主动的精神<br>    待人要真诚<br>    上进的青年<br>    <br>    第二篇  肯定群我关系<br>    辑一  亲情出于人性<br>    不要摆脸色<br>    孝与敬配合<br>    要爱惜身体<br>    心中的牵挂<br>    父母的年纪<br>    委婉的态度<br>    大家都欣赏<br>    孝川页与心安<br>    政治的根本<br>    对祖先孝顺<br>    辑二  友谊值得珍惜<br>    志趣要相似<br>    随时在学习<br>    有益的朋友<br>    有害的朋友<br>    交友四阶段<br>    理想的朋友<br>    说话有分寸<br>    越来越敬重<br>    真诚的交往<br>    交友的方法<br>    子路的志向<br>    朋友的情久<br>    生死见交情<br>    辑三  积极参与社会<br>    忘记的艺术<br>    口才不善巧<br>    做人要直爽<br>    就业的考量<br>    先充实自己<br>    富贵与贫贱<br>    为社会服务<br>    手段要正当<br>    不轻易判断<br>    君子的条件<br>    君子的风度<br>    孔子的志向<br>    己立而立人<br>    辑四  论语生活示范<br>    入世的情怀<br>    入世的责任<br>    人生不留白<br>    知人的方法<br>    好学的重要<br>    适当的规范<br>    生动的抉择<br>    以道义结交<br>    处世的原则<br>    樊迟三问仁<br>    君子有三戒<br>    有益的快乐<br>    有害的快乐<br>    孔子的金律<br>    <br>    第三篇  展现人文之美<br>    辑一  诗是教化之始<br>    诗教的效果<br>    真实的情感<br>    从诗教开始<br>    溫和的情感<br>    学诗与说话<br>    学诗与做人<br>    学诗与从政<br>    学诗与人生<br>    读诗见人品<br>    切磋与琢磨<br>    要自我期许<br>    一切都不远<br>    辑二  乐与生活趣味<br>    乐教的效果<br>    礼乐的失序<br>    孔子谈音乐<br>    关感的力量<br>    尽美与尽善<br>    治国与音乐<br>    音乐的危机<br>    礼乐与情感<br>    教化的上策<br>    子路学音乐<br>    以不教为教<br>    乐曲传心声<br>    辑三  人生需要信仰<br>    理想的天子<br>    对天的信仰<br>    天賦的使命<br>    只有天了解<br>    由天来决定<br>    不可得罪丈<br>    孔子的誓言<br>    不可欺瞒天<br>    要敬而远之<br>    不谄媚鬼神<br>    祭祀要虔诚<br>    先珍惜此生<br>    贵在一念间<br>    牺牲与成全<br>    辑四  论语生活示范<br>    自信而从容<br>    发而皆中节<br>    动静皆有时<br>    君子坦荡荡<br>    知者与仁者<br>    曾点的志向<br>    长幼的礼节<br>    虔诚的心态<br>    信仰的两面<br>    文化的进展<br>    完整的人生<br>    孔子的三忘<br>    <br>    孟子卷<br>    第一篇  做个说话高手<br>    辑一  善于使用比喻<br>    一暴十寒<br>    良知良能<br>    众楚人咻之<br>    何待来年<br>    缘木求鱼<br>    杯水车薪<br>    迁于乔木<br>    五十步笑百步<br>    见牛未见羊<br>    鱼与熊掌<br>    重做冯妇<br>    大旱之望云霓<br>    三年之艾<br>    <br>    辑二  创造新的格言<br>    事半功倍<br>    绰绰有余<br>    反求诸己<br>    取友必端<br>    与人为善<br>    出尔反尔<br>    自暴自弃<br>    流连忘返<br>    守望相助<br>    有为者亦若是<br>    不为与不能<br>    心悦诚服<br>    手舞足蹈<br>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br>    兼善天下<br>    <br>    辑三  充实基本学识<br>    爱好勇敢<br>    爱好财物<br>    爱好笑色<br>    未雨绸繆<br>    忧心悄悄<br>    殷鉴不远<br>    播恶于众<br>    心意最重要<br>    赵盂之所贵<br>    孟子谈诗<br>    尽信书不如无书<br>    <br>    辑四  展现核心思想<br>    人性与善<br>    心之四端<br>    顺逆人性<br>    水向下流<br>    食色问题<br>    求则得之<br>    圣人与我<br>    牛山之木<br>    观其眸子<br>    人禽之辨<br>    效法尧舜<br>    <br>    第二篇  勇于择善固执<br>    辑一  修养功夫示范<br>    勇于对抗<br>    勇于无惧<br>    勇于自反<br>    浩然之气<br>    揠苗助长<br>    善于知言<br>    学习孔子<br>    天降大任<br>    节制欲望<br>    为人处世<br>    求其放心<br>    关于羞耻<br>    考察心思<br>    左右逢源<br>    真诚为上<br>    <br>    辑二  坚持人生正途<br>    不是好辩<br>    追随三圣<br>    援之以道<br>    不见诸侯<br>    民贵君轻<br>    君臣相待<br>    不畏权贵<br>    有志之士<br>    豪杰之士<br>    肯定狂狷<br>    批判乡愿<br>    三种快乐<br>    <br>    辑三  效法圣贤典型<br>    圣之清者<br>    圣之任者<br>    圣之和者<br>    圣之时者<br>    孔子从政<br>    大人风范<br>    为政之道<br>    舜之大孝<br>    人饥己饥<br>    士的尊严<br>    孔门弟子<br>    养志为要<br>    真诚相待<br>    <br>    辑四  辨析义理之乐<br>    修养六境<br>    善是什么<br>    信是什么<br>    美是什么<br>    大的意义<br>    圣的意义<br>    神的意义<br>    天的功能<br>    命的限制<br>    乐莫大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