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传递 王娟
王娟,女,河北邯郸人,1963年出生。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81年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at Berkeley)人类:学系民俗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民俗学硕士学位。主要论文、论著有《校园民俗》、《新形势下的新定位:对于民俗学中“民”与“俗”的新思考》、《中国的春节》、《端午节》、《断尾龙故事类型的心理分析研究》、《符号与交流》、《民俗学概论》、《聊斋志异一百段》(英译本)等。
谢谢大家!我是做民俗学研究的,非常喜欢民俗学,喜欢文化研究。很高兴大家在周末的晚上能来听这个讲座。今天我选择了“文化的传递”这个题目,因为事先一些同学跟我联系说做一个讲座,我问他们讲什么题目,他们说希望是一个与文化的继承和扬弃相关的题目。我考虑了一下,就想到了这个题目。我是做民俗研究的,所以想从民俗学的角度,对于传统文化和文化的传递谈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选择这个题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经常有同学问我,你做民俗学研究,应该注意到现在很多民俗的东西,也就是说很多传统的东西正在逐渐消失,有些已经看不到了。我们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更容易让大家注。意到的是一些特别现代的东西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人们也非常二容易接受现代性的东西。现代性的东西很容易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大?家觉得,你研究了半天,实际上是在研究一种正在消失的东西。如此说来,民俗学好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反正已经消失了,那你研究它干什么?
当今的社会越来越趋向于世界大同,或者说趋向于全球一体化了。
研究民俗本身就失去了价值。另外,民俗学界本身也有很多学者特别强调“拯救”,具有一种强烈的拯救意识。好像这些文化传统,如果我们做民俗研究的不去拯救,不去抢救的话,就没有了。总之,这种种的说法纠集在一起,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概念,那就是说,民俗学研究的东西都是已经过去的,已经过时的,或者说是马上就要消失的那些东西。我觉得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一种偏见。其实最早期的时候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比如一些童谣,一些民歌,你不去搜集它们,大家就不唱了,也就没有人再唱给孩子听,孩子也学不会了,这种民俗现象最终就会消失。似乎民俗学的任务就是“争分夺秒”地把这些东西抢回来。
可是后来我逐渐有了一些体会和想法。首先是一些概念问题。例如什么是传统?怎么样才是保存传统?记录下来、制作成模型、送进博物馆,还是要求民众坚守某种传统?正在消失的就一定是传统吗?不去人为地“拯救”,传统就一定会消失吗?如果一些东西真的就此消失了,那它是传统吗?等等。其次是一些想法。例如,一些看起来是传统的东西,如果它真的要消失,你抢救得了吗?话说回来,你抢救又有什么用?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消失的东西太多了,可以说每朝每代,每时每刻都有东西在消失。从称谓到服饰,从民居到民间巫术、仪式,我们变得太多,太快了’。很多东西我们还来不及仔细审视,它们就已经消失了。如果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我们是否能,是否应该留住所有的东西呢?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