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br>第一章 癌肿的流行病学及预防<br>一、癌肿发病和癌肿发病谱的变化<br>二、发病因素<br>(一)遗传和体质<br>(二)环境<br>(三)其他<br>三、预防措施<br>(一)一级预防<br>(二)二级预防<br>(三)三级预防<br>第二章 癌肿的中医发病机制<br>一、肿瘤的发生机制<br>(一)正虚邪实<br>(二)气滞血瘀<br>(三)脏腑失调<br>(四)痰湿凝聚<br>(五)毒热内结<br>二、肿瘤浸润和转移<br>第三章 癌肿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模式<br>一、中医诊断<br>二、西医诊断学进展<br>(一)影像学诊断<br>(二)病理学诊断<br>(三)临床实验室检查<br>三、中西医结合诊断研究进展<br>(一)中西医结合对中医诊断方法的研究<br>(二)肿瘤中医诊断的临床分析<br>四、中西医结合诊断肿瘤的学科优势<br>第四章 癌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模式<br>一、以人为本<br>二、循证医学和临床实践<br>(一)循证医学<br>(二)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br>(三)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br>三、单一治疗和综合治疗<br>(一)单一治疗<br>(二)综合治疗<br>(三)不同分期的治疗<br>(四)“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概念的治疗实践<br>(五)中西医结合整体调整治疗肿瘤<br>(六)中西医结合局部治疗肿瘤<br>(七)中医药综合应用 <br>(八)中西药联用方案<br>四、对症治疗<br>(一)肝癌腹水治法<br>(二)肝癌黄疸治法<br>(三)肝癌发热治法<br>(四)癌性疼痛治法<br>五、精神和体质<br>(一)精神因素<br>(二)体质因素<br>六、毒副作用的防治<br>(一)骨髓抑制 <br>(二)胃肠道反应<br>(三)肾及膀胱毒性<br>(四)心脏毒性<br>(五)肺脏毒性<br>(六)肝脏毒性<br>(七)神经毒性<br>(八)毛发脱落<br>(九)过敏反应<br>(十)局部反应<br>(十一)远期毒性<br>七、抗肿瘤中药的不良作用及其预防<br>(一)抗肿瘤中药的不良作用<br>(二)抗肿瘤中药不良作用的预防<br>第五章 现代肿瘤研究中几个重要方面的中医学探索<br>一、抗肿瘤免疫<br>(一)免疫功能与中医辨证的关系<br>(二)中药对免疫功能的调节<br>二、分化和诱导分化<br>(一)诱导肿瘤细胞(株)分化<br>(二)诱导癌细胞前期病变分化<br>三、凋亡<br>四、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r>五、基因组学与蛋白组学<br>六、转移和抗转移<br>(一)激素<br>(二)凝血机制<br>(三)免疫反应<br>(四)组织损伤<br>(五)细胞外基质<br>(六)H-ras基因<br>(七)CD44基因<br>(八)mdm2基因和E-钙黏蛋白<br>(九)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br>(十)nm23基因<br>(十一)Kai-l <br>(十二)黏附分子<br>临床篇<br>第六章 鼻咽癌<br>第七章 肺癌<br>第八章 食管癌<br>第九章 胃癌<br>第十章 肝癌<br>第十一章 胰腺癌<br>第十二章 大肠癌<br>第十三章 乳腺癌<br>第十四章 子宫内膜癌<br>第十五章 子宫颈癌<br>第十六章 卵巢恶性肿瘤<br>第十七章 肾脏肿瘤<br>第十八章 膀胱肿瘤<br>第十九章 睾丸癌<br>第二十章 前列腺癌<br>第二十一章 恶性黑色素瘤<br>第二十二章 白血病<br>第二十三章 恶性淋巴瘤<br>第二十四章 脑瘤<br>第二十五章 甲状腺癌<br>第二十六章 转移性肿瘤<br>附肿瘤常用药物英文缩写与中文名称对照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