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军,现年79岁,1920年出生于河北省三河县。13岁时,他只身一人来到北京,经人介绍进了天寿堂药铺学徒。几年后到了同仁堂。因为刘振军忠厚、本分、老实、肯干,深受信任,被调到前店管起了麝香、牛黄、犀牛角等各种贵重细料。刘振军整天埋在药堆里面挑选、整理、蒸炒锻制、炮制成药,一干就是10多年。从对饮片的蒸、炒、炙、煅到药材的粉碎;从水蜜丸到熬膏药各方面的药剂,他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也正是这段枯燥乏味的工作,为刘振军准确鉴定名贵的中草药打下深厚的基础。
1954年北京中药材公司成立后,刘振军负责同仁堂药材调运、采购工作。除了台湾、新疆,其它的省份他几乎都是一个县一个县用步子量出来的。那些年月刘振军带着几个人钻树林子过急流,还常遭到野兽袭击……南方的大森林中枝叶茂密,抬头不见天日;里面密不透风,又闷又热。成群的蚊虫铺天盖地,咬得人无处躲无处藏;被叮咬得全身起的大包被 汗水一泡,痒起来只能躺在地上打滚儿。
渡湘江时,浪急风大,连闯几处险滩,小木船被掀翻了,刘振军与其他几个人掉进江水中。沉入漆黑的江底,他什么也看不清楚,一憋气从水底冒出来,刚好掀翻的小船就在身边,他死死抓住船帮……多亏了当地船工们及时抢救,才把他们拽上岸边。
到内蒙古草原后,刘振军等人沿路住在临时搭起的帐篷中。一天夜晚他起来方便,看到不远处蹲着两条大灰狼。狼的眼睛泛着绿光,像是坟墓中飘荡的鬼火,让人不寒而栗。刘振军忙把几个人叫醒,围成一圈与狼对峙。天快亮了狼也不走,大家把衣服沾上灯油,点燃后用劲晃动,大喊大叫……两条狼才被吓跑了。
几天吃不上一顿热乎饭是常事,饿了啃块干饼,渴了喝口溪水。身上长满虱子,有的人还起了癞疮。这些都没有什么,最折磨人的就是想家。一年半载的接不到家信,不知道家里怎样了,每天只有对着照片苦苦思念。好几个春节没在家过了,有一年提前完成了收购任务大伙急着往家赶。那天下着大雪,刘振军推门进屋,媳妇都不敢认他了。头发胡子又长又乱,人又黑又瘦。媳妇让他快脱下衣服烤烤,等接过衣服一看她就哭了,这哪儿是棉衣,衣服上黑亮黑亮的全是油腻子,甭说是雨水雪水,就是枪子儿打在上面也出溜。
1962年刘振军应西藏商贸公司的邀请到拉萨收购药品。他带着人沿雅鲁藏布江、澜沧江逆流而上,沿途深入乡寨采购中药。西藏是高原地区,高原反应使他头疼发昏、恶心胸闷,浑身一点劲儿也没有。更让他难过的是吃不惯当地的糌粑、牛羊肉,吃了就吐。可吐了还得吃,不吃没别的进肚。几个月下来,刘振军瘦成了皮包骨,体重仅有80斤。就这样他跑遍了前藏、后藏、山南、墨脱、昌都……搭不上汽车就骑马,一骑就是十几天,把屁股全磨烂了。刘振军进藏一年半,光收购毛壳麝香就有七八百斤,还不包括其它的药材。
刘振军经常要深入药材产地,向当地的药农学习种植技术,观察药材的生长规律,研究各种药材的特征。数十年的摸索实践,他对药材的识别程度到了看一眼、闻一闻、尝一尝就能鉴别出药材的质量、产地来。在他干采购期间,每年平均收购药材近30万斤,无一是伪劣品。可说是“功在国家,福及患者”。他被药业的同行称为“中草药鉴定专家”。
卢赣鹏,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系,在同仁堂工作期间曾师从刘振军先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