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伤寒贯珠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7727481
  • 作      者:
    (清)尤在泾编注
  • 出 版 社 :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尤怡(约1679-1749年),字在泾(一作在京),号拙吾,晚号饲鹤山人。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医家。他20岁时潜心医学,博涉医籍,广为博览。约47岁时,细研《金匮要略》,编写了《金匮要略心典》,至52岁时,又重新整理,并命名为《金匮翼》。约50岁时,撰成《伤寒贯珠集》。本次校对后的《伤寒贯珠集》成书于清雍正六年(即1729年),共分8卷,卷一、卷二为太阳篇,卷三和卷四为阳明篇,卷五为少阳篇,卷六为太阴篇,卷七为少阴篇,卷八为厥阴篇。全书根据《伤寒论》所讲的六经分篇,进而以法编次《伤寒论》的条文,从而统概《伤寒论》中的各种治疗方法。通过再注释以法编次的《伤寒论》条文,来阐述《伤寒论》中辨证论治的真谛,所以对临床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
目录
卷一 太阳篇上<br>辨列太阳条例大意<br>太阳正治法第一计三十三条<br>太阳病脉证三条<br>桂枝汤脉证七条<br>桂枝汤方<br>桂枝汤禁三条<br>麻黄汤脉证七条<br>麻黄汤方<br>合病证治六条<br>葛根汤方<br>葛根加半夏汤方<br>黄芩汤方<br>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br>白虎汤方<br>辨伤寒受病阴阳不同一条<br>太阳病愈时日及欲解之候与传经之证六条<br>太阳权变法第二计二十三条<br>不可发汗例十条<br>桂枝二越婢一汤脉证一条<br>桂枝二越婢一汤方<br>桂枝麻黄各半汤脉证一条<br>桂枝麻黄各半汤方<br>大青龙汤脉证二条<br>大青龙汤方<br>小青龙汤脉证二条<br>小青龙汤方<br>十枣汤证治一条<br>十枣汤方<br>五苓散证治一条<br>五苓散方<br>表实里虚四逆汤先救里一条 <br>四逆汤方<br>阳徽先汗阴微先下随脉施治一条<br>调胃承气汤方<br>伤寒里虚法先补里二条<br>小建中汤方<br>炙甘草汤方<br>结阴代阴脉法一条<br>太阳斡旋法第三计三十一条<br>服桂枝汤后证治六条<br>桂枝二麻黄一汤方<br>白虎加人参汤方<br>桂枝去桂加获苓白术汤方<br>甘草干姜汤方<br>芍药甘草汤方<br>发汗后脉证治法十五<br>条桂枝加附子汤方<br>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br>方桂枝甘草场方<br>真武汤方<br>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br>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br>芍药甘草附子汤方<br>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br>发汗吐下解后病脉证治三条<br>旋覆代赭石汤方<br>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br>太阳传本证治七条<br>五苓散方<br>茯苓甘草汤方<br>桃核承气汤方<br>抵当汤方<br>抵当丸方<br>卷二 太阳篇下<br>卷三 阳明篇上<br>卷四 阳明篇下<br>卷五 少阳篇<br>卷六 太阴篇<br>卷七 少阴篇<br>卷八 厥阴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