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实验化学.下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40160854
  • 作      者:
    刘约权,李贵深主编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实验化学(下)》原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高等农林院校化学系列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成果(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是由教育部资助并获得2002 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实验化学(下)》是将原来附属在各有关化学课程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普通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实验以及仪器分折实验分离出来,进行高度综合,自成体系而编著的一本全新体系的化学实验教材。它包含了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非化学专业所开设的通用化学实验,同时吸收了部分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成果,内容丰富,结构新颖、合理。全书包括绪论,实验化学基础知识,实验化学操作技能,物质的制备、分离勾提纯,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物质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定量分析,有机合成,色谱仪器分析,光谱仪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与结构分析,电化学与电化学仪器分析,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及动力学仪器分析,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及电泳仪器分析,综合实验及自行设计实验,仪器简介等内容。分上、下两册。《实验化学(下)》是农、林、水产、轻工院校及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独立开设化学实验课的首选教材,也可和其他化学教材配套使用。
    《实验化学》第二版是教育部“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 —农林科实验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也是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原教材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充实和增补。为使教材科学化、立体化、精品化,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光盘(随书发行)及试题库,更加适合作生物、食品、资源环境、植物保护、农学、林学、园艺、蔬菜、畜牧兽医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一、非破坏性前处理方法
    1.直接滴定法
    本法适用于金属原子与有机碳之间以离子键相连者,该类样品在溶解的同时发生解离,可在溶液中采用配位滴定法或氧化还原滴定法等方法测定。
    2.间接滴定法
    某些金属离子通过氧与碳相连,常利用其氧化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KI;并定量析出碘,再用Na2S2O3溶液滴定。
    3.碱水解后测定法
    含卤素的有机物在测定之前需将有机卤素原子转变为无机卤素离子,然后采用银量法、碘量法等适宜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将含卤素的有机物溶于适当溶剂中,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回流使有机卤素原子解离,然后用适当方法测定。本法适用于卤素原子与碳原子结合不牢固的样品,如卤素和脂肪碳链相连者。
    4.还原一水解后测定法
    一些卤素原子与芳环相连,化学键牢固,可加入适量锌粉,在NaOH溶液中进行回流,使卤素原子解离后,采用银量法测定。
    二、破坏性前处理方法
    常用的破坏性前处理方法一般分为湿法破坏、干法破坏、氧瓶燃烧法、压力溶样法及微波加热溶样法。
    1.湿法破坏
    根据所用试剂的不同,湿法破坏可分为以下几种。
    (1)硝酸一高氯酸法本法的破坏能力强,反应比较激烈。故进行破坏时,必须注意勿将容器中的内容物蒸干,以免发生爆炸。
    经本法破坏后,所得的无机离子一般为高价态。本法对含氮杂环有机物的破坏不够完全,故对该类有机物宜选用干法灼烧破坏。
    (2)硝酸一硫酸法本法适用于大多数有机物的破坏。经本法破坏分解所得的无机金属离子均为高价态。
    因碱土金属可与硫酸形成不溶性的硫酸盐,同时吸附待测定的金属离子,使测定的结果偏低,所以本法不适合含碱土金属有机物的破坏。此时可改用硝酸一高氯酸法进行破坏。
展开
目录
第十章 实验化学基础知识(二)
概述
10-1 汞的安全及纯化
10-1-1 汞的安全知识
10-1-2 汞的纯化
10-2 样品的前处理
10-3 谱图知识简介
10-4 多媒体实验化学(2)

第十一章 实验化学操作技能(二)
概述
11-1 水银温度计的校正
11-2 气压计
11-3 常用电极
11-4 钢瓶和氧气的使用
11-5 移液器与微量进样器
11-6 真空技术简介

第十二章 色谱仪器分析
概述
12-1 实验五十九 气相色谱填充柱的制备及柱效的测定
12-2 实验六十 混合物的保留值法定性及归一化法定量分析
12-3 实验六十一 气相色谱法测定酒或酊剂中的乙醇含量
12-4 实验六十二 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山梨酸和苯甲酸
12-5 实验六十三 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脂肪酸
12-6 实验六十四 苯、萘、联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及柱效能的测定
12-7 实验六十五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的氨基酸
12-8 实验六十六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然海藻中的水溶性维生素

第十三章 光谱仪器分析
概述
13-1 实验六十七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人发中微量元素铜、铅、锌
13-2 实验六十八 火焰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钾、钠
13-3 实验六十九 光度法测定有色混合物
13-4 实验七十 苯及其衍生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测绘及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
13-5 实验七十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苯甲酸
13-6 实验七十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的含量
13-7 实验七十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毛发中的锌、铜
13-8 实验七十四 荧光光度分析法测定维生素B2
13-9 实验七十五 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水样中的总铬和价态铬

第十四章 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与结构分析
概述
14-1 实验七十六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和未知物
14-2 实验七十七 红外光谱法测定苯甲酸、苯甲酸乙酯、山梨酸和未知物
14-3 实验七十八 1H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乙苯、乙醇、苯甲酸乙酯和未知物
14-4 实验七十九 色谱一质谱联用法分离和鉴定大蒜中的有效成分

第十五章 电化学与电化学仪器分析
概述
15-1 实验八十 电导法测定乙酸的解离度和解离常数
15-2 实验八十一 电导法测定硫酸钡的溶解度和溶度积
15-3 实验八十二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测定
15-4 实验八十三 电导滴定法测定盐酸溶液和乙酸溶液的浓度
15-5 实验八十四 硫酸、磷酸混合酸的电势滴定
15-6 实验八十五 电势法测定自来水及维生素B1中氯离子
15-7 实验八十六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及饲料中的游离氟
15-8 实验八十七 示波电势滴定法测定药片中的维生素C
15-9 实验八十八 极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锌
15-10 实验八十九 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

第十六章 化学热力学、动力学及动力学仪器分析法
概述
16-1 实验九十 恒温水浴的装配和性能测试
16-2 实验九十一 酸碱反应热的测定
16-3 实验九十二 溶解热的测定
16-4 实验九十三 燃烧热的测定
16-5 实验九十四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和渗透压
16-6 实验九十五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16-7 实验九十六 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
16-8 实验九十七 分配系数及平衡常数的测定
16-9 实验九十八 甲基红的解离平衡常数的测定
16-10 实验九十九 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16-11 实验一○○ 动力学分析法测定乙醇脱氢酶(ADH)活力
16-12 实验一○一 示波电势动力学分析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酚
16-13 实验一○二 流动注射法快速测定去离子水中微量有机物

第十七章 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及电泳仪器分析
概述
17-1 实验一○三 溶液法测定固体比表面
17-2 实验一○四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17-3 实验一○五 氢氧化铁溶胶的电泳
17-4 实验一○六 黏度法测定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7-5 实验一○七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苯甲醇、苯甲酸、水杨酸、对氨基水杨酸的含量

第十八章 综合实验及自行设计实验(二)
概述
18-1 实验一○八 阿司匹林的合成、鉴定与含量的测定
18-2 实验一○九 新鲜蔬菜中J9一胡萝卜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
18-3 实验一一○ 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18-4 实验一一一 三氯化六氨合钴(Ⅲ)的制备及组成分析
18-5 实验一一二 自行设计实验(Ⅵ)——乙酸乙酯的合成、提纯与测定
18-6 实验一一三 自行设计实验(Ⅶ)——土壤、血清和苹果中钙的提取及测定

第十九章 仪器简介(二)
概述
19-1 恒温水浴
19-2 贝克曼温度计
19-3 电导仪
19-4 电势差计
19-5 自动电势滴定仪与示波电势分析装置
19-6 极谱仪
19-7 库仑分析仪
19-8 色谱分析仪
19-9 发射光谱分析仪
19-10 火焰光度计
19-11 荧光分析仪
19-12 化学发光分析仪
19-13 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
19-1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9-15 红外光谱仪
19-16 核磁共振波谱仪
19-17 质谱仪
19-18 流动注射分析仪
19-19 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19-20( 古埃)磁天平

附录(二)
附录十一 一些气体和蒸气的导热系数
附录十二 气相色谱常用固定液
附录十三 一些化合物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fm)
附录十四 HPLC常用试剂的性质
附录十五 某些有机物的蒸气压
附录十六 汞的蒸气压
附录十七 不同温度水的黏度(η)和表面张力(σ)
附录十八 不同温度下几种液体的黏度(η)
附录十九 常用化学手册及有关文献简介(Ⅱ)
参考资料
下册索引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