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多媒体信息处理及通信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30117492
  • 作      者:
    (日)小野濑一志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内容介绍
    在通信领域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光缆的采用,多媒体通信网已能够经济地进行语音、数据、图像等通信与处理。作为产业的神经网络及多媒体时代的基础,可以认为信息通信将继续占据着重要地位。《多媒体信息处理及通信》是OHM通信实用技术系列之一。《多媒体信息处理及通信》从信息处理系统与通信网络的变迁、多媒体信息的特点及多媒体通信的基础知识出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字通信的基础知识、宽带传输与基带传输的差异、调制方式和多路复用处理、图像及语音的信息压缩技术、TCP/IP的各层功能,同时还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基干通信网的接入、变换系统和中继网、交换电路业务、ISDN、因特网接入业务、专线接入业务、移动通信业务、PHS移动电话、移动通信与宽带接入等。
    《多媒体信息处理及通信》可供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及研发人员参考,亦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分散处理的主要优点如下:
    ①因网络化而降低通信成本:与来自各终端的通信线路集中于中心相比,连接到分中心可缩短总的线路长度,节约通信费用。
    ②因分散而提高处理性能:分中心的文件和数据库规模小,其维护简单,可使内容更充实。同时,在庞大的集中系统里,因其复杂性使得功能的局部追加和变更困难,而分散系统则善于在子系统中只追加必要的功能。
    ③多种人机接口的采用:在集中系统中,强调标准化、统一性,难以对应较小的人机接口;然而,在分散系统中能随机应变,易于接纳多种终端的规格,可提供较小的接口。
    ④功能追加和系统扩展的容易度:能够比较简单地对应新的系统追加和适应用户提出的新要求。
    ⑤系统故障和灾难的影响局部化:由于分散了处理功能,可望系统故障只局限在一小部分;同样,亦可分散自然灾害的风险。
    若按网络方式将分散系统分类,可分为垂直分散系统、水平分散系统和水平垂直组合起来的复合分散系统。
展开
目录
第1章 信息通信网络与多媒体
1.1  信息处理系统的形式与变迁
1.1.1批处理与分时系统
1.1.2 实时处理和联机处理
1.1.3 分散处理系统
1.1.4 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1.1.5 网络计算
1.2 通信网络的变迁
1.2.1 信息通信网的种类
1.2.2 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
1.2.3 从专业网到综合网
1.2.4 计算机与通信的融合
1.3 多媒体系统的发展
1.3.1 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媒体
1.3.2 多媒体信息通信发展的背景与特点
1.3.3 多媒体网络的条件

第2章 信息传输基础
2.1 有线通信的传输线路
2.1.1 双绞线
2.1.2 同轴电缆
2.1.3 光缆
2.2 通信方式
2.2.1 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2.2.2 二线制和四线制
2.2.3 二线制双向传输
2.3 模拟传输的调制方式与复用处理方式
2.3.1 调制方式
2.3.2 频分多路复用处理方式
2.4 宽带传输和代码调制方式
2.4.1 代码调制方式
2.4.2 通信速率
2.5 基带传输与数字多路复用处理方式
2.5.1 传输码
2.5.2 模拟信号的脉冲调制与脉码调制方式
2.5.3 时分复用方式
2.5.4 码分多址复用方式
2.5.5 同步方式

第3章 信息压缩技术
3.1 熵编码
3.1.1 霍夫曼码
3.1.2 二维图像信息的压缩
3.2 基于正交变换的频带压缩
3.2.1 傅里叶变换与空间频率
3.2.2 图像的相关与正交变换
3.2.3 图像信息的量化
3.2.4 时序编码和渐进编码
3.3 基于预测编码的信息压缩
3.3.1 帧内预测编码方式
3.3.2 帧间预测编码方式
3.3.3 混合编码方式
3.3.4 编码数据的分层结构
3.4 音频信号的压缩编码
3.4.1 波形编码方式
3.4.2 分析合成编码方式
3.4.3 混合编码方式

第4章 网络体系结构
4.1 网络协议标准化
4.1.1 通信协议的必要性
4.1.2 通信功能的分层结构
4.1.3 逻辑通路
4.1.4 OSI基本参考模型概况
4.2 OSI下位层的功能
4.2.1 物理层
4.2.2 数据链路层
4.2.3 网络层
4.2.4 传输层
4.3 OSI上位层的功能
4.3.1 会话层
4.3.2 表示层
4.3.3 应用层
4.4 TOP/IP
4.4.1 FCP/IP概况
4.4.2 网络接口层
4.4.3 Internet层
4.4.4 传输层
4.4.5 应用层

第5章 基于通信网
5.1 接入系统的高速化
5.1.1 用户线的种类与高速化的必要性
5.1.2 调制解调器的高速化
5.1.3 xDSL方式
5.1.4 光用户线方式
5.1.5 无线多址复用接入方式与码分多址复用接入方式
5.2 交换方式
5.2.1 电路交换方式
5.2.2 存储交换方式
5.2.3 ATM交换方式
5.3 中继线方式
5.3.1 数字序列
5.3.2 同步数字序列传输方式

第6章 通信业务及其应用
6.1 网络结构及通信业务概要
6.1.1 网络结构
6.1.2 通信业务概要
6.2 交换电路业务
6.2.1 用户电话业务
6.2.2 数字数据交换业务
6.3 综合业务数字网
6.3.1 ISDN的概念
6.3.2 ISDN概要
6.3.3 ISDN业务
6.3.4 宽带ISDN
6.4 Internet接入业务
6.4.1 Internet接人业务与业务运营商
6.4.2 OCN概要
……
第7章 移动通信与宽带接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