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汉字dBASE-Ⅲ简明教程:微型机汉字数据库管理系统dBASE-Ⅲ的操作及使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010042
  • 作      者:
    许寿椿, 孙文玲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1987.6
收藏
内容介绍
  由于书稿是在分散状态下撰写和修改的,观点的阐述、内容的安排、篇幅的长短、文字的风格,均不尽相同。这就增加了统稿的难度。考虑再三,在充分尊重作者辛勤劳动的前提下,根据教材的要求,针对不同情况,我们对《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所有初稿均进行了大胆处理,有全文保留的,有部分增删的,也有整章推倒重写的。这样做的目的,旨在尽量做到教材内容、观点和行文的统一性,而不是一本风格各异的论文或讲稿的合集。这一点,相信会得到各位初稿作者的理解的。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的统编过程中,还充分吸收了主编在1987年主持编写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一书中的许多观点、资料、内容,乃至文字。这样做,原因就在于从主编到部分作者,两部书均出自于一人,利用自己比较成熟的成果。当然,其中也有几位原书作者,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这次未能参加新教材的编写,但也吸收了他们的一些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地方民族主义,是多民族国家内少数民族剥削阶级的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其目的在于保持本民族的剥削制度和一切落后的、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东西,以维护其本阶级的统治。至于少数民族中的劳动人民,在对待民族关系中也存在某些狭隘保守的观点,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民族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时的汉族统治阶级推行的大民族主义所引起的一种反作用。地方民族主义思想的主要表现是:保守狭隘,企图在本民族本地区范围内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片面强调照顾民族特点,歧视和排斥那些能促进各民族接近和联合的东西;不从全局去考虑问题,忽视国家的整体利益,不适当地强调本民族本地区的局部利益,看不见和不愿看见各民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伟大意义及其同本民族发展繁荣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借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片面强调自主权,企业摆脱甚至反对中央的统一领导;不信任甚至排斥汉族干部和群众;歧视其它少数民族等。这些都说明了千百年来的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影响与大汉族主义思想一样,是不容易消除的。
  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忽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不能以平等团结、互助的精神来对待和处理祖国大家庭中各民族间的各种问题。对此,列宁曾尖锐地指出:“没什么比对待民族不公平更能阻挠无产阶级团结的发展和巩固的了,因为‘受侮辱’的民族的人对平等感、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同志破坏这-平等(哪怕是出于无心或由于开玩笑)是最敏感的。”
  4.坚决反对两种民族主义
  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自主,提倡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任何民族主义都是应该反对的。毛泽东同志说:“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克服大汉族主义。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民族理论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毛泽东、周恩来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和运用
第四节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建立
第二章 民族
第一节 民族概念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什么是民族
第三节 民族的来源及形成
第四节 民族的发展及类型
第五节 民族的融合和消亡
第三章 民族问题
第一节 民族问题的产生及其与阶级问题的联系
第二节 民族问题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问题
第四章 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两种根本对立的民族观
第二节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自主权原则
第三节 坚持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原则,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差距)
第四节 坚持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原则
第五章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第一节 伟大的中华民族
第二节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第四节 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第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变革问题
第一节 旧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特点
第二节 党和政府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理论根据和方针政策
第三节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历史过程
第七章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第一节 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法制建设的范围和内容
第三节 少数民族的习惯法
第八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区域自治问题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和发展
第三节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第九章 中国散居少数民族民族权利的保障问题
第一节 中国散居少数民族的状况及其权利保障的重要性
第二节 农村民族乡的民族工作
第三节 城市民族工作
第十章 中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问题
第一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第二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时期少数民族干部的历史使命
第十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党对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措施
第三节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与开放
第四节 努力建立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第十二章 中国少数民族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问题
第一节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
第二节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科学技术事业
第三节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医药卫生和体育事业
第四节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事业
第十三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问题
第一节 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第三节 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
第十四章 中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问题
第一节 民族风俗习惯的产生及其特征
第二节 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概况
第三节 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第十五章 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状况及其特点
第三节 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第十六章 中国少数民族统一战线问题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党对我国少数民族爱国人士的统一战线政策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统一战线
结束语
附录一 各民族人口表
附录二 各民族主要分布地区
附录三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简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