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哲学思想的流变:历史上的科学哲学思想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40183145
  • 作      者:
    李创同著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科学哲学思想的流变:历史上的科学哲学思想家》突破了单纯介绍英美科学哲学家具体观点的狭隘圈子,致力于从认识论的高度把握整个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剖析各派学者思想(包括科学家在科研活动中的思考)中的科学哲学意义,介绍的人物不仅有国内熟知的学者,还有一些国内没有介绍但在国际上很有影响或者曾不被视为科学哲学家的人物,如爱因斯坦、薛定谔等。充分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以不同时期的科学哲学思想所面对的共同问题为线索展开论述,论从史出,着力钩沉出西方各国科学哲学思想的源流、派别,以及各派思想之间的关系及其与科学、宗教、社会思潮的牵连,探索了科学哲学思潮的发展方向。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创同,祖籍北京,1947年5月生于西安。1976年入西北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1979年进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1982年开始在兰州大学哲学系工作。1986年8月以访问学者身份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进行学术研究,1987年9月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开始攻读博士学位,199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3—1994年,在渥太华大学哲学系从事以“西方科学主义”为题的博士后研究。现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科学哲学教授。出国前出版译著1部(《系统、结构和经验》),发表论文6篇;回国后发表论文3篇,出版专著1部(《论库恩沉浮:兼论悟与不可通约性》)、译著1部(《还原论的局限——来自活细胞的训诫》)。研究方向为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尤其是库恩和费耶阿本德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科学哲学思想的流变:历史上的科学哲学思想家》不仅可以使汉语读者深入了解20世纪以来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思想的来龙去脉,了解西方文化从近代到现代的发展,而且,对科研工作者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科学哲学思想的流变:历史上的科学哲学思想家》不仅可供高校科学哲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研究者使用,还可作为高校其他专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学生、科研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科学哲学通识读本。作者没有沿袭英美研究视角,而是从中国人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发生、发展的历史重构,全面展示了现代西方文化重要的思想分支、现代西方学术的重要产物——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3.一般系统论的思想起源
    贝塔朗菲在探讨系统思想发展的历史渊源时,一直追溯到古代希腊的哲学。他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总和”的论点,至今仍然是系统基本问题的一般表述;15世纪的大思想家——库斯的尼古拉,确立了对立物一致的概念,即整体中部分之间对立或者甚至对抗的概念;莱布尼茨的单子等级,看上去与现代系统等级完全一样。
    但是,贝塔朗菲指出,在16、17世纪由伽利略和笛卡儿所倡导的分析方法,要求把复杂的问题和现象分解为基本的部分和过程,深入地分别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和每一过程,成为实验科学从创立到现代实验活动所遵循的基本规范。他认为,从那时以来,这种原子论或还原论的方法曾发挥过巨大作用。但是,20世纪以来,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在涉及多变数的问题时,这种原子主义的分析方法便无能为力了。贝塔朗菲指出,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考虑和探索一般系统理论的。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思想,酝酿于20世纪20年代末。1934年,他在《现代发展理论》一书中曾经说过,鉴于活体的基本特征是组织,那么,对各部分和各过程进行研究的传统分析方法便不能完整描述活体现象,因为它不包括协调各部分、各过程的信息。因此,在他看来,生物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发现在生物系统中(在组织的等级上)起作用的规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贝塔朗菲发表了专门的著作论述一般系统论的原理。1952年,他在《生命问题》一书中指出,各组成部分孤立的特征和活动的总和,不能反映最高等级事物的特征和活动的方式。但是,如若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全部关系是已知的话,那么,最高等级的事物就能从各组成部分推导出来。亦即,为了认识生命组织的完整性,不但应当认识其各组成部分,也须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展开
目录
第1章 近代西方科学的出现与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之滥觞
1.1 西方宗教、哲学与科学
1.2 从笛卡儿到牛顿
1.3 德国科学哲学的先驱——弗雷斯
1.4 约翰·弥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1.5 惠威尔的科学哲学思想
1.6 科学发现理论的先驱
1.7 “回到康德去”的科学家与科学哲学家
1.8 从神学、哲学到科学——一个案例分析
1.9 实证主义哲学思潮的源流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经典科学的危机与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兴起
2.1 拒斥形而上学的时代
2.2 世纪之交科学哲学的萌芽与科学革命
2.3 新康德主义的数学家——“严格的必然是简单的”
2.4 科学解释学的先驱——赫兹
2.5 经验批判主义
2.6 爱因斯坦——真正的科学哲学家
2.7 彭加勒的科学哲学——约定主义
2.8 挑战马赫——哲学与宗教
2.9 “互补”、“对应”的哲学
2.10 海森堡的哲学变革
2.11 信仰吠檀多的物理学家
2.12 假说与词典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西方科学史研究的现代传统
3.1 杜昂——科学史研究的真正开山大师
3.2 被忽视了的科学现象史家——恩格斯
3.3 没有教席的法国科学史家——梅耶森
3.4 新康德主义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
3.5 现象学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奠基人
3.6 “思维集体”的“思维样式”
3.7 英美科学史学科和研究的奠基人——萨顿
3.8 断裂、辩证与诗意的科学史观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19世纪以来数理逻辑的发展
4.1 逻辑实证主义之滥觞
4.2 代数形式的“思维法则”
4.3 哲学的形式主义再造运动
4.4 “过程”、“有机”与“捉住”的科学哲学
4.5 分析科学哲学的开端——罗素与摩尔的分手
4.6 逻辑原子主义的存在论
4.7 维也纳学派的浮现及石里克的精神方向
4.8 逻辑实证主义与美国现代哲学的合流
4.9 从卡尔纳普到克拉夫特
4.10 维也纳学派的国际化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5章 结构主义思潮与结构、系统的科学哲学
5.1 黑格尔的系统思想
5.2 整体主义的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
5.3 来自生命研究的科学哲学——一般系统论
5.4 科学哲学的微观认识论
5.5 希腊酒神精神的造物——控制论
5.6 “相变”与“协同”的系统理论
5.7 远离平衡态的系统——耗散结构
5.8 美国的结构主义——中流论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6章 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与整体主义的出现
6.1 反归纳主义的批判理性主义
6.2 不完全性定理中的柏拉图主义者——哥德尔
6.3 结束逻辑实证主义的分析经验主义
6.4 实用主义分析哲学的开端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7章 实用主义的科学哲学思潮与游戏理论
7.1 科学时代的美国哲学——实用主义
7.2 “我们永远不能与我们自己分开”
7.3 “游戏”与“家族相似”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8章 历史学派的挑战与科学历史的结构
8.1 关于科学认识的现象学
8.2 区域科学认识论的先驱——挑战“常态”的冈圭朗
8.3 “意会的知识”与“个体的知识”
8.4 “理论负荷”与观察渗透理论
8.5 科学概念的进化论
8.6 戏剧性的科学哲学——科学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8.7 造反的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8.8 宗教、类比、模型和隐喻的科学哲学
8.9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8.10 从“总蓝图”到“概念框架”
8.11 对历史学派的沉思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9章 伊利诺依的方向
9.1 历史认识论
9.2 “信息域”理论
9.3 “科学研究传统”
9.4 多变的科学哲学家
9.5 科学构造的“思像”
9.6 “科学发现的逻辑”——内华达科学哲学会议
9.7 科学实在论抬头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10章 走向多元的西方科学哲学
10.1 “别了,理性”
10.2 直觉与科学
10.3 “三个世界”理论——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
10.4 突变的偶然性——莫诺的哲学思想
10.5 《哥本哈根》的警钟
10.6 挑战“创造性”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全书参考文献
附录科学哲学之各种不同的研究厄尔南·麦克马林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