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闲情偶寄.第五辑,飘飘欲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673466X
  • 作      者:
    大运河主编
  • 出 版 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更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 。李渔出生时、由于其祖辈再如皋创业已久,此时“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故李渔一出生时就享受到了富足生活。其后由于在科举中的失利、使肩负以仕途腾达为家族光耀门户重任的李渔放弃了这一追求,毅然改走人间大隐之道。康熙五年(1666)和康熙六年(1667)先后获得乔、王二姬,李渔在对其进行细心调教之后组建了以二姬为台柱的家庭戏班,常年巡回于各地为达官贵人作娱情之乐,收入颇丰,这也使李渔这一生中生活最得意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李渔文学创作中最丰产的一个时期,《闲情偶寄》一书就是在这一阶段内完成并付梓的。1672、1673年,随着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也土崩瓦解乐,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乐捉襟见肘的困顿之中,经常靠举贷度日。1680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交加中泯然于世。
展开
内容介绍
  说起李渔,一开始几乎是几个男人之间的谈资,稍稍有点隐私,关于如何挑选女人,关于《金瓶梅》的版本,诸如此类,以为都是秘不示人的。可是后来发现,喜欢李渔的人越来越多,不仅男人喜欢,连女人也很欣赏。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喜欢李渔,几乎出于男人的本能。因为李渔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并且生活得很艺术的人。而且他得厉害之处,是能够把生活的经验又很艺术的写成书,这也是他高出许多风流才子的地方。林语堂再谈到《闲情偶寄》这本书时说:"李笠翁的著作中,又一个重要部分,时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时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岛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性生活的节制、疾病的防治……”
展开
精彩书评
  编后记
  品味生活的乐趣
  ——编后记
  说起李渔,一开始几乎是几个男人之间的谈资,稍稍有点隐秘,关于如何挑选女人,关于《金瓶梅》的版本,诸如此类,以为都是秘不示人的。可是后来发现,喜欢李渔的人越来越多,不仅男人喜欢,连女人也欣赏。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喜欢李渔,几乎是出于男人的本能。因为李渔是一个热爱生活,并且生活得很艺术的人。而且他的厉害之处,是能够把生活的经验又很艺术地写成书,这也是他高出许多风流才子的地方。林语堂在谈到《闲情偶寄》这本书时说:“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个重要部分,是专门研究生活乐趣,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园、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施粉黛、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富人穷人寻求乐趣的方法,一年四季消愁解闷的途径、性生活的节制、疾病的防治……”
  这个社会,当人们有了一点钱有了一点闲之后,还有一个感情的寄托问题,有一个如何把生活搞得很艺术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做这本书的一个出发点。同时,这是一本送给男人最人性化的读物,在我们重读李渔的时候,我们发现,男人的想法,古今中外几乎都是相通的。为什么,这就是亘古的人性,是人性的光辉,这光辉犹如日月的光辉,犹如这世界上的水都是相通的。要让李渔成为谈资并不难,难的是把他做成书,而且要跟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找到一种契合点。
  我们策划、改编的“重读李渔丛书,,是一套图文结合的现代时尚读物。基本上由三大块组成,一部分是李渔的原文,一部分是有关的引文,还有一部分就是解读和解构李渔的文字。在编辑此书的过程中,为最好地表现出原文的底蕴,并将其渗透在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方式上,把他率性的、独辟蹊径的文字魅力与当下的图文进行互动,我们付出了极其艰辛的劳作。一次又一次的主题策划,一次又一次的版式定夺,以及眼花缭乱的图片选择、无以计数的文字配置,常常使我们的编创人员心力交瘁。
  然而,这仍使我们感受到了创造者无与伦比的快乐。因为,我们不仅体会到了劳动本身的乐趣,更领略到了李渔文字所给予的人性的光辉。我们衷心希望,挑剔的读者也能和我们一样,从中感受到李渔那种优雅而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张力。在这里,我们要感谢余秋雨先生为本书所作的序,作为著名的作家和学者,余秋雨先生是真正热爱李渔并懂得李渔的。
  我们也许注定要生活得平凡,但没有理由生活得乏味。如果能像李渔那样善于发现乐趣、创造乐趣,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而精彩。从成熟到奢侈,从精致到唯美——从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们做此书的一种追求,一个标准。在日益物化而又匆忙的今天,我们相信,这样的休闲书籍,无疑是值得期待的。
展开
精彩书摘
  宋代有个叫刘辰翁的词人,曾讲过一句让人听了很沮丧的话:"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后来有人将这意思作成一副对联,叫做:不如意事常八九,可对人言无二三。看着倒是蛮工整的,就是文绉绉的听了别扭,总不如三姨妈家对门当矿工的老刘单位里受了气,回家后又碰上老婆唠叨,一个人喝闷酒,惊雷般发出的那一声“老于今天咋这么倒霉啊”来得痛快酣畅。李渔当初写《闲情偶寄》,走的是大众路子,就是说,主要也是以后面提到的这类人为赚钱对象的。但要让人家乖乖从口袋里掏出钱来,总也得有点噱头才行。有人也许会这样问:“你不是自称是生活顾问吗?我年初二要上大舅子家喝酒,亲戚小孩七八个,不想付这么多压岁钱,烦得不行。”别慌,只要你买了李老师的书,他自有妙法教你。比如说,玩个新潮点的,旅行过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再比如说,干脆装病,说年夜饭吃坏了肚子上医院,这样你非但不用掏钱,说不定还能赚进几个。
  用新意迭出的观点和言词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觉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听着顺耳,看着顺心,想不买也不行,这一招是李渔自创的独门手法。至于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类的工作,那是政治家的事情,老人家当然也就乐得清闲,不去管它们了。再说人
  活在世上,烦恼的事情总比快乐的事情多,那是连做了皇帝都免不了的,这一点读者想必也能理解。像林妹妹在潇湘馆中那样一天到晚皱着眉头,伤春感秋,自怜命薄,还有那个追起女人来就像疯子似的小德国佬,叫什么少年维特的,不英年早逝那才怪呢!想要开心,只有自己努力去忘记,或凡事预先做好应付可能出现的坏情况的准备。关云长单刀赴会,那是多危险多烦人的事情,由于事先筹划得当,虽然一路上刀光剑影,杀机四伏,结果还是平安回来。又邓小平同志一生三起三落,换成别的人,早就趴下了,哪里还有什么连续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但是,尽管如此,话还是得说回来。常言道天意难测,一个人再开朗,再豁达,生活小不顺心的事也没少遇上。诸葛一生唯谨慎,到头来照样会失了街亭。吴三桂;中冠一怒为红颜,也不是强烈要求做叛徒,只是没想到他们竟赖着不走了,从此留下千古骂名。《笑林广记》里有个故事,说一个人跌倒了,好不容易爬起来后又是一跤摔下去,忍不住破口大骂道:靠!早知道这样老子就不爬起来了。当然这只是个笑话,当不得真的。想来想去,还是李老师说的有道理,人生本来就这么回事,凑合着过吧!平时有些小灾小难的那是好事,倒是太顺利的时候要警惕着点,说不定意想不到的祸事就会紧接着临头。没听说过这句话吗:"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可是他们李家的老祖宗李耳说的,几千年传下来的东东,应该不会假到哪里去。信与不信,你就自个瞧着办吧!  
  上海的刘达临教授去年干了一件大事,这位老先生人老心不老,  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性文化的研究,收集了一千三百多件春意盎然,春光无限的相关文物,也不知花费了多少时间与精力。前不久终于出了本书,把他从南京路搬到武定路的中国古弋性学博物馆又搬到了纸上。但此公精神固然可嘉,思想却比较讨厌。像两性相悦,肉体交欢这和欲望,本来就是与生俱来的,不管你是隋炀帝,还是宋人、话本小说早的那个卖油郎,全都一个套套. 连孔子也说吃饭与性交是人活着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却偏要提到阶级斗争的高度来认识。
展开
目录
序  余秋雨
厚德载福止忧患
无忧则喜
愁多不愁
食话食说
吃吃不休
燕婉之欢倚温软
欲有止境
节身自好
推究病理善调和
防病如防鼠
先发制病
对症下药无定格
哪壶开提哪壶
运筹膏肓
好书当药
妙语回春
编后记
品位生活的乐趣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