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意大利是个小地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2251907
  • 作      者:
    王玉清著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会带你一起走过罗马,走近托期卡纳,走过威尼斯,走过维罗纳,感受山庄的古朴、水乡的细腻、爱情的柔美、民风的浓烈……意大利,在你的眼中的将立体而鲜活。
  本书对于美食、雕塑艺术、电影、生活方式、文化背景、风景介绍等各方面均有涉及,是迅速了解意大利的速成课。本书的优势是文字上比较个人化,每章后面的一些作者独家整理的资料。作者在意大利生活两年之久,了解到一些普通旅游者看不到的细节,能够揭示一些意大利深层的文化。因而本书也是意大利爱好者们的进修课。
  从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关于意大利的传说都有很多的版本,每个人说起意大利都会有一番高见。人们对于意大利人的品性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连体育节目主持人在点评意大利足球的同时也总是不忘将这个民族的特性也一并总结。
  因为我在意大利生活、工作过两年,人们总是很自然地希望我能对意大利发表些“货真价实”的看法。可是,我真的就了解意大利吗?我真的能为他们说清意大利的本来面目吗?
  ——我所讲述的只是我在意大利的亲身经历、所闻所感,全无高谈阔论,更凑不成鸿篇巨制。
  罗马的雕像更多还是人更多,罗马的十三座方尖碑都在哪里,罗马是否是世界上拥有喷泉最多的城市吗,罗马城里能找到多少《罗马假日》的踪迹吗,罗马八月的街头为什么如此荒凉……你了解么?
  佛罗伦萨城里的大卫并不只一个,桑塔?露琪亚并不是个人名,威尼斯商人并不一定那么吝啬冷血,罗密欧的家并不像朱丽叶的家那么热闹,利玛窦的生平在他的家乡并不是人人皆知……你知道么?
  和意大利人说汉语和说英语的效果其实差不多,意大利的歌剧其实很“平民”,意大利人不到八十不言老,意大利人认为只有在帕尔马切的火腿才能被叫做“帕尔马火腿”,意大利人会为了猫的尊严而上街游行……你相信么?
展开
作者简介
  王玉清是以记者的身份在意大利工作生活过两年的女孩子。这一经历使她有机会近距离地观察意大利一一这个世人眼中神秘莫测而又充满魅力的地方。作为记者,她有着异于普通游客的敏锐视角,在漫步游弋之间总在不经意地对比着中意文化的差异,并且乐此不疲;作为女孩子,她的笔触细腻风雅,在解读充满雄性色彩的意大利风情时别有一番独到的知性感悟;作为艺术爱好者,她对意大利古远而深邈的文化痴迷若狂,能从微不足道及鲜为人知的细节中体味到几近于深邃的真相,带领读者走过亚平宁半岛,用打动过她的那些自说自话,使你不知不觉间感受到意大利文化独特的魅力。
展开
内容介绍
  罗马是座雕塑比人还多的城市吗?在今天的罗马城里还能找到《罗马假日》的踪迹吗?著名的特莱维喷泉许愿真的那么灵验吗?原来桑塔。露琪亚不是个姑娘的名字;威尼斯商人也不一定那么吝啬冷血;为什么罗密欧的家门可罗雀而朱丽叶的家热闹非凡;在中国明朝多年的传教士利玛窦可是他家乡的骄傲啊。
  在意大利说汉语和说英语的效果其实差不多;享誉世界的高雅艺术意大利的歌剧在它的故乡其实很“平民”;精神矍铄的意大利人对我们熟悉的美式“美味”如“必胜客”“星巴克”嗤之以鼻,但对已经令人垂涎欲滴的正宗意大利美食制作工艺却到了苛刻的地步……
  这是米开朗琪罗的城市,这是贝尔尼尼的城市,这是巴洛克的城市;这是古老的圣地,也是美味的天堂。读这本书,作者会带你一起走过罗马,走过托斯卡纳,走过威尼斯,走过维罗纳,感受山庄的古朴、水乡的细腻、爱情的柔美、民风的浓烈……意大利,在你的眼中将立体而鲜活。走过的路或许不会再走,见过的人也再难重逢。但那些美好的岁月终会留印记。留下遗憾,也许就是为了给再去那里找到理由。
  这就是意大利,一个“小地方”。
  在这本书里,她将会带你一起走过罗马,感受意大利,让你和她一起重温意大利的美丽与风情。她知道,也许走过的路不会再走,也许见过的人再难重逢,但那些美好的岁月不容轻易忘却。她坚信,打动过她的也同样会打动你,就在那些走过亚平宁半岛的日子里。
展开
精彩书评
  《意大利是个小地方》感受别样风情 

  在那些晴朗的午后,里米尼著名的长滩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沙滩床,上面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白种人,任凭南欧炽烈的骄阳把他们烤成一只只红色的大龙虾。但我还是能够很轻易地分辨出哪一只龙虾是本地产,哪一只是外来户:意大利“龙虾”一般黑里透红,而外国“龙虾”顶多是粉红色的;而且从他们使用的防晒用品上也可以看出爱“黑”程度的深浅之分,说德语的“龙虾”一般爱用只强调高防晒功能的产品,而说意大利语的“龙虾”一般爱用有增黑功能的防晒霜。

  虽说西方人普遍视古铜色的健康为一种流行、一种时髦,但意大利人的求“黑”之心切似乎比其他民族都更加强烈。    

  8月份的最后一个周末,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喧闹。结束假期归来的罗马人又像平常的每个周末一样到熙熙攘攘的科尔索大街上凑热闹,炫耀今夏晒黑运动的具体成果。    

  这是一个让人“养眼”的季节。看着穿白色亚麻衬衣的意大利帅哥戴一副当季最流行的黑色墨镜,胸前敞开三粒扣子露出黑里透红的胸膛,驾一辆敞篷的红色法拉利跑车在南欧夏季耀眼的阳光下飞驰而过,任一头黑色长发随风飘扬,我发现“黑”是如此令人心动。    

  目睹意大利之“老”    

  意大利是世界上最“老”的国家之一,这不仅仅因为亚平宁半岛目睹过罗马帝国的强盛,过往那些辉煌的岁月为意大利人留下了引以为荣的一座座古城、一片片废墟,还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有太多的老人。

  目前,意大利男子的平均寿命是77岁,妇女为83岁。意大利全国现有的5784万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25%,在博洛尼亚、热那业、都灵、米兰,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市人口比例都在20%以上。意大利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罗马坐公共汽车时,经常会碰到几个白发老人同时上车的情况,让我拿不定主意该把座位让给其中的哪一个人——因为他们看上去年纪都很大了,而我又一时无法判断他们其中哪一位是最年长的。

  不过,好几次我要给某个看上去还算硬朗的意大利老大爷让座的时候都被对方拒绝了——意大利男人都有礼让女性的习惯,即使腿脚不灵、走路颤颤巍巍了,不少意大利老人还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需要别人照顾的老人。
展开
精彩书摘
  罗马是作为一个伟大帝国的首都被赋予这种辉煌的。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Emperor Constarltine)决定迁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罗马的繁荣也就丧失了天时地利,自此,罗马的光辉日渐黯淡。
  罗马帝国逐步衰弱,渐显疲态,外族人一步一步逼近罗马这个昔日高不可攀的都市。公元410年,罗马被哥特人攻陷,此后400年历经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和洗劫。
  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被废黜,帝国时代完结。罗马繁华不再,昔日人口多达百万的大都会越来越荒凉,人们纷纷弃城而去,到公元6世纪时,人口总量已锐减到5万,公元8世纪至9世纪时全城人口甚至不到2.5万人。
  政治家们已不屑再把罗马作为追逐权力的舞台。罗马城里的主教利用这种权力真空,逐步有效地控制了罗马,在公元6世纪获得罗马的实际统治权,自称教皇,地位形同罗马的领主。公元756年,法兰克王丕平把大片土地献给教皇,罗马正式成为一个教会国家,教皇兼领世俗权力。
  中世纪对于罗马来说,绝对不是一段多么美好的记忆。当亚平宁半岛北部的港口城市在航海贸易中收获繁荣的时候,罗马却不在商业航线之内,只能在一旁继续忍受破败,坐看其他城市的兴盛。在罗马内部,那些有权有势的家族为了教皇的宝座争得你死我活,其问还伴随着教皇与这些家族、与外国王室的不断冲突,权力之争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在城市建设上也乏善可陈,罗马在岁月流转中日渐憔悴,帝国时代宏大的神庙、广场、剧场、竞技场人去楼空,渐成废墟,有些甚至被拆掉去盖教堂或建民居。
  15世纪时,罗马已经破旧不堪。正是在那时,受益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发端,罗马也迎来了它的再生。
  教皇尼古拉斯五世(Pope Nichoolas V)决意要在罗马大兴土木,于15世纪中期对高架水渠、教堂、城堡等老建筑进行了一系列翻修、改造,使城市面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后来又有多位教皇将最好的艺术家、建筑师召至麾下,要他们用尽聪明才智,使罗马能够与欧洲其他大城市相媲美。不久,罗马就超越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布拉门特、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文艺复兴巨匠转战罗马,为罗马的复兴贡献自己的才华。
  紧随文艺复兴时期之后,巴洛克艺术兴起,贝尔尼尼、博洛米尼等巴洛克时代的杰出代表,用尽一切艺术手段将罗马扮装得富丽堂皇。
  文艺复兴的罗马、巴洛克的罗马是激动人心的,但是,实现这种灿烂的过程又是令人痛心的。为了得到必要的建筑材料,罗马人把古罗马斗兽场、卡拉卡拉浴场当成采石场使用,为铸造圣彼得大教堂(St.Peter’s)里的青铜华盖,万神殿天花板上青铜装饰被剥得干干净净……直到18世纪中叶,教皇才下令对破坏古建筑物的行为加以禁止。
  P11-13
展开
目录
序言
永恒之战:罗马
永恒之城
贝尔尼尼的城市
罗马的另类公民
会说话的石头
迷恋喷泉
优美的残片
搜索方尖碑
罗马与电影的不了缘
听夜莺最后的歌唱
罗马的8月如此荒凉
小城故事多
威尼斯之静
威尼斯的老房子
威尼斯商人
垂死之城
到维罗纳朝圣爱情
走过爱之路
面对大卫
被催眠的小港
桑塔?露琪亚
芳名如许
计划赶不上变化
家住圣吉米尼亚诺
利玛窦是谁?
真正的意大利
全民晒黑运动
在威尼斯广场看意大利人游行
维罗纳的歌剧很“意大利”
我为火车狂
英文报刊周年祭
条条大路能罗马
古道热肠
从不存在的“意大利菜”里品味“妈妈的味道”
目睹意大利之“老”
如果在意大利说汉语
和意大利人说意大利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